緊跟在這人身后,在他扭頭的一剎那,雖然只看到了小半張臉,但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竟然是于波。
我的天吶!他怎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
雖然于波是我的發(fā)小,說是我異父異母的親生兄弟也不為過。
可畢竟他已經(jīng)死了,此時的他并不能算是于波本人,準確說并不能算是一個人,所以看著他的背影,我心中五味雜陳,不由得愣了神。
稍一猶豫,于波已經(jīng)進入到了火化間。
確定黑影是于波,我說什么也得跟上去,徹底弄個所以然。
我加快腳步,也悄悄進入了火化間。
好在火化間這種地方不怕小偷光顧,從不鎖門。
靠近后,聞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焦糊氣味兒,對于火化場而,這其實算是“正味”,外人聞到這種氣味,會覺得刺鼻,惡心,甚至身體會有不良反應。
常年在火化場工作的人,早都習以為常了。
甚至大部分焚尸工的身體也會散發(fā)出類似的死人氣味兒。這就好比用缸甕腌咸菜,咸味兒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浸透到咸菜里,腌的時間越久,越咸。
剛才我還聽到這附近吵吵嚷嚷的,這會兒卻一個人都沒有,應該是剛剛燒完最后一具尸體后,簡單收拾了一下就離開了。
之前我和兩個館長都聊過,正常情況,都是在上午或者中午火化尸體,上午火化的居多,當然這和當?shù)氐膯试崃曀子嘘P(guān)。
不過,如果死的人太多,也會加班兒拖延至下午或者晚上。
油城市殯儀館的火化間我也多次來過,對這里的環(huán)境還算熟。
剛開始我擔心跟的太近會被于波發(fā)現(xiàn),還只是躲躲閃閃,捏手捏腳的。
誰知進入火化間后,竟沒看到于波。
這是1號火化間和2號火化間,大概使用同一套電子設備的原因,這兩個火化間是連著的,中間有一道門。
屋內(nèi)除了焚尸爐外,并沒有可以藏身的地方。
可我兩個火化間都找了,如果這小子剛才進了火化間,除了藏在焚尸爐內(nèi),不可能有其它藏身之處。
他如果真在焚尸爐內(nèi),那么這事兒就太過詭異了。
我不確定此時的他屬不屬于鬼,就算是鬼,他娘的躲到焚尸爐內(nèi)干嘛?
聞著空氣中刺鼻的燒焦頭發(fā)的氣味,我只覺得一陣反胃。
這結(jié)果是我沒想到的,我決定直接明著找。
安全起見,我將手伸入乾坤袋內(nèi),掏出斬鬼刀。
然后走到了第一個焚尸爐前。
焚尸爐的門拉了一道縫隙,左側(cè)鐵桶里還有一雙鞋及殘缺不全的衣服,應該是今天在1號焚尸爐“離開”的遺體身上的。
我對燒尸工的具體工作也多少算了解一點。
他們這行工資待遇相當不錯,工資加上績效,每個月平均2萬都不止。
這對于社會各行各業(yè)的平均工資水平而,已經(jīng)是鳳毛麟角。
而且他們大多是三班倒或者四班倒,也就是一個崗位有三個人或者四個人輪替的上班。
這樣的話,按照八小時工作制算,也就是上八個小時至少要休息十六個小時或者二十四個小時。
平時下午或者晚上上班幾乎沒啥事,這么一算,一年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沒事可干。
他們還和一般的事業(yè)機關(guān)單位不同,簡單說就是有活就干活,沒活時做啥都行,甚至睡覺或者耍手機、玩游戲。都不用簽到打卡。
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燒尸工管吃管住,伙食還相當不錯。
正常情況下,他們在把尸體塞到焚尸爐前,先會偷偷的把難燒的衣物鞋子處理掉,尤其是鞋子,有時候還有首飾,金鐲子,銀鐲子,珍珠鏈子都有。
每個焚尸爐旁邊都會放著個大鐵桶,燒尸工都是把遺體身上難燒的衣物等雜物扔到里面,每天下班時清理一次——用黑色塑料袋裝起來,帶到外面賣給某些黑中介。
這又是一筆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