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浮生從前一世學(xué)到的,除了那些人情世故之外,還有一句話,想要的東西,一定要自已去爭取,靠別人施舍得到的,永遠(yuǎn)只能是殘羹剩飯。
車開進遼南市區(qū)之后,他就和白若初分開了,白若初有她的工作要讓,劉浮生也是一樣。
他的第一站,是張茂才的家。
大年初一,村里所有人家,全都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雖然張茂才的母親,也在門前張貼了喜慶的對聯(lián),把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屋里準(zhǔn)備了糖果點心,但卻沒有人登她家的門,更別說給她拜年了。
她兒子是罪犯,而且還是二進宮的慣犯,村里人避她如蛇蝎,親戚朋友也不愿在這大過年的來串門,誰也不想沾染罪犯家的晦氣。
劉浮生把車停在了院門外,提著年貨和禮物,敲響了張家的門。
片刻之后,張母開門走出來,當(dāng)看見劉浮生的那一剎那,她的眼中閃過一抹難以喻的復(fù)雜,或是激動,或是感激,也或許是吃驚與欣慰。
“小劉,你……你這大過年的……”張母把劉浮生讓進了屋里,語氣略微有些發(fā)顫。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是人之常情,也許張母已經(jīng)偷偷的哭過,畢竟誰也不愿如此落寞,如此凄涼。
劉浮生看出了一切,但卻沒有說破,他將東西放在堂屋桌下,笑道:“今天是年初一,我來看看您!這里有我在秀山年貨大集上,給您買的年貨!還有從家里帶來的一些山貨!知道您不缺這些,但總算是我一點心意。”
說話的通時,劉浮生也注意到,張母穿的是年節(jié)喜慶的新衣,屋里收拾的一塵不染。她就是這樣的人,無論什么時侯,無論有沒有人登門,她都要收拾的足夠l面。
“我說的不是這些!你能來,我就已經(jīng)很感激了!只不過,你家不在遼南市,這大年初一就來專門給我這個孤老太太拜年,你父母會不會有意見啊?”張母給劉浮生倒了一杯水,仿佛嘆息般問道。
劉浮生笑道:“大娘,你想多了,年三十我陪著家里人一起過的,當(dāng)初是你勸張茂才自首,后來他還幫了我不小的忙,而且,我也答應(yīng)過他,會好好照顧你的,于公于私,我都應(yīng)該過來看看!”
“小劉警官有心了……哦不對,現(xiàn)在我應(yīng)該稱呼你,劉縣長了吧?”張母欣慰的點頭笑道。
她雖然很少出門,但對時事的敏感度,卻比普通人都要高得多。即便劉浮生沒有說他當(dāng)縣長的事情,她也從電視和報紙新聞上看到了秀山縣的新聞。
劉浮生搖頭笑道:“縣長也好,警察也好,這些都不重要。在大娘面前,我就是小劉。”
“這很重要。”張母笑道:“當(dāng)公差,維護的是一方平安,當(dāng)縣令,卻是造福治下百姓。一個抓小事,一個是抓大事。你高升了,這責(zé)任自然也就重了。客氣話,我也就不和你說了,我知道你來除了看我,也還有別的事,索性我就先說了吧……我那個國外的弟弟,來秀山投資的事情,八成是不行了。”
“哦?”劉浮生挑了挑眉毛。
這件事,確實是他來張母這里拜年的目的之一。
對于秀山縣的發(fā)展,他有著許多的規(guī)劃,想要讓秀山縣脫貧,就必須要引進外來投資,建設(shè)秀山縣。
雖然鮑家以及考察團的那些商戶,乃至于秀山年貨大集造成的影響力已經(jīng)不小,但卻遠(yuǎn)遠(yuǎn)達(dá)不到脫貧甚至振興的目的。
張母那個在海外的弟弟,也就是號稱“翡翠之王”的呂老先生,才是振興秀山縣的主力軍!除了雄厚的財力之外,呂老先生在國內(nèi)外的威望和影響力,以及多方的渠道,絕對是秀山縣可遇不可求的天賜良機。
可現(xiàn)在,張母卻說,八成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