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火焰吞噬的平民,完全被燒成了焦炭。
其中有成年人,有老人,還有婦女、孩子。
一具具的尸體,黑黢黢,面目全非,已然辨認不出誰是誰。
有些被燒傷沒死的人,身上的衣服都燒沒了,皮膚大面積的干裂、爆皮,人們痛苦的哀嚎、喊叫……
此番場景,讓這些攝影愛好者們心如刀絞,心理承受差的人,站都站不穩,一個個跌坐在地,跟著傷者們一起哀嚎、大哭。
只是他們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拿起照相機、錄像機,把現場的慘狀,如實記錄下來。
很快,這些現場記錄下來的照片、錄像,便發送到蒲甘各大媒體的郵箱里。
那些受蒲甘政府控制,或者與政府關系好的媒體,自然不會把這些資料公布出去。
可一些受ngo組織資助的媒體,看到這些資料,簡直如獲至寶,跟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似的。
這些媒體,立刻把照片和錄像發送給燈塔國的媒體,再由燈塔國媒體做出詳盡報道。
燈塔國可是干這事的行家里手。
他們把南蘭鎮被炸前、被炸后的照片全部發出來,形象強烈的視覺對比。
被炸前,這里是一片安寧祥和,人們安居樂業,其樂融融。
被炸后,這里則變得一片廢墟,殘垣斷壁,滿地都是尸體,大多數的尸體被燒得不成樣子,活生生的人間煉獄。
這些報道一經發出,在國際上如同炸了鍋似的。
各國媒體,紛紛轉載報道。
許多國際組織,都對蒲甘政府展開了口誅筆伐。
由于事件太惡劣,國際壓力也太大,蒲甘政府沒辦法,只能向國際社會做出道歉,并且把此次事件定性為人為的操作失誤。
另外,蒲甘政府還承諾,會對那些被炸死炸傷的平民做出賠償。
當然了,所謂是道歉和賠償,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真正產生重要影響的是,蒲甘政府軍撤離了洛川邦。
只要政府軍還留在洛川邦,那么,政府軍與洛川邦的武裝勢力,就還會發生交戰。
只要是打仗,誤傷平民的事件,在所難免。
倘若再有誤傷平民的事件發生,蒲甘政府在國際上就太被動了。
出于對國際環境、自身聲譽等等方面的考慮,蒲甘政府最終決定,把軍隊撤離洛川邦。
這次蒲甘政府軍大張旗鼓的挺近洛川邦,打擊分裂勢力,最終的結果,一如往常,雷聲大,雨點小,最終什么都沒干成,不得不退兵。
蒲甘政府不是不像打擊蒲北地區的軍閥、分裂武裝。
而是他們真的做不到。
當地環境復雜,軍閥和平民混居在一起,只要戰爭規模一大,誤傷平民,必然發生。
可如此一來,又會給境外勢力制造借口,進而干預蒲甘的內政。
而且蒲甘政府內部也是混亂不堪,派系林立。
有親燈塔國的,有親華國的,還有與地方軍閥存在密切利益往來的等等,什么樣的派系都有。
但真正愿意為了這個國家去奮斗,去不顧一切的派系,幾乎為零。
這就是蒲甘國的現狀。
拉蘇。
隨著政府軍退兵,躲在拉蘇避難的西洛軍,也準備返回他們的根據基瑞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