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楚境,涼州。州牧府。薛崢和曹天祿二人對坐。薛崢滿臉怒氣。“曹將軍!你為何沒我命令,率軍出擊?”曹天祿滿臉不在乎,左腳踩在椅子上,左手打在左膝蓋,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可見其絲毫沒有將薛崢放在眼中。拿起茶水喝了一口。“呸!”曹天祿將一片茶葉吐出。抬眼輕聲道:“薛大人,我給你說要出兵,說了七天,你可曾給我個回復?”薛崢怒吼道:“我需要請示朝廷,豈敢私自出兵?”“朝廷?”曹天祿冷笑道:“你請示朝廷,一來一回,起碼半個月的時間,到時候戰機貽誤,如何還有機會?”“那你也不該私自出兵,朝廷三令五申,我等邊關大吏,敵軍未曾入侵之時,不許出兵!你如今私自出兵,若是陛下要治罪,你自己去抗吧!”薛崢是真的惱怒。要知道,曹天祿這么干,在他看來,無異于找死。沒有朝廷旨意,主動出兵與敵國交戰,這種情況,那是極大的忌諱。說白了,朝廷有朝廷的想法。如今楚國整體戰略,就是與夏國爭奪天星石礦。他們這邊主動出擊,朝廷怎會樂意?曹天祿默然無語,片刻后,他一聲長嘆道:“我亦知曉此事犯忌諱!可是那又如何?天星石礦,固然重要,可朝廷與夏國,一旦陷入大戰,我涼州之地,便要獨自面對那葉梟!此人手握重兵,對我涼州虎視眈眈,又故意散布謠,鼓動人心,搞的如今涼州境內百姓人心浮動!若是出兵,一旦戰局僵持或是陷入劣勢,朝廷又不能及時派兵增員,我涼州之地,便可能淪陷!相反,我此次出兵,不管勝負,只需激怒那葉梟,使其出兵報復,如今咱們與夏國交兵還未至激烈處,大軍壓境,陛下必定派出兵馬馳援!了不起便是將那天星石礦讓給夏國便是,可我涼州必定無虞!”薛崢聽懂了!曹天祿要的,是涼州萬無一失。是楚國朝廷將戰略重心移至涼州!他憤然道:“你這是故意在扯朝廷的后腿,強行改變陛下心意!你可知道,天星石礦一旦落入夏國掌控,楚夏邊境要承受多大壓力?”曹天祿冷笑道:“誰知道那所謂天星石礦中到底有多少天星石?那乾國在邊境瘋狂增兵,又派遣諸多悍將,其心昭然若知!陛下卻死盯那天星石礦,不給我涼州增加兵馬將領,讓我等獨抗壓力。若是我等真把涼州之地丟了,如何對得起榮將軍?”薛崢陷入沉默。榮陽,楚國名將。威望極高。死于當年奪占涼州之事。一直以來,楚國很多人,都因此對曹天祿心有不滿。但是薛崢是知道一些內情的。他一聲長嘆道:“曹將軍,我會給陛下上旨,說乾國兵馬來襲,你被動出兵,但是,也僅此一次!我們是陛下臣子,不能與朝廷背道相馳。你要知道,朝廷戰略,或許必須要某些地方做出犧牲,我們要以大局為重!。3。,天星石是打造妖魂戰甲和天穹神弩的重要材料,我們奪之,便是涼州丟了,也早晚還能拿回來。可若是被夏國奪取,對我大楚的威脅就太大了!”曹天祿默然片刻。“多謝!”他將茶杯放下,沖著薛崢抱拳說道。他出兵之時,就做好了被治罪的準備。沒想到,薛崢居然愿意冒著極大風險,幫他欺瞞朝廷!薛崢輕聲道:“你我平日,雖多有不和,可畢竟這涼州之地,要你我齊心而守!我知道曹將軍是為了陛下能多多重視我涼州軍情,才做下此事,但是下次,萬不要如此了。”曹天祿搖頭道:“也并未只是因為這個理由。那葉梟帶兵離開庸北城,正是空虛之時。若是能奪下岐山關,便可將庸北城北上之路完全鎖死!我涼州防務壓力,亦會大減!若是他正與人交戰,不能及時回兵,我們更可順勢吃下整個涼州,斷其后路,使其一戰敗亡!我涼州之危,也算徹底解了,還可開疆擴土,建立功勛!只可惜,那乾國兵丁將領實力不弱,我趁夜色突襲,亦不曾奪下關隘!如今,只能希望那葉梟趕緊出兵,引得陛下重視,給我等早撥援兵!”薛崢說道:“但愿吧,若是他們真現在出兵,朝廷和陛下,不會坐視不管的。還請曹將軍最近辛苦一些,一定監督好各地防務,決不能出現錯漏!”“那是自然!葉梟性情桀驁,行事沖動,我定然會嚴防其來報復!”曹天祿認真說道。想法是好的。但是葉梟,卻沒有動作。整個涼州進入戰備之后,他并沒有進一步出兵的打算。一向看似沖動的葉梟,在這時候,保持著絕對的冷靜。甚至麾下將領,都開始出現請戰的情況。王宮之中。葉梟面前,兩張巨大的地圖掛在墻上。一張是三國之地圖,而另外一張,正是涼州之地的作戰地圖。他和劉恒、梁晴、梁承恩四人看著地圖研究。門外顏澤快步入內。大聲道:“殿下,兄弟們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咱們什么時候出兵報復?”“報復?”葉梟微微一笑:“顏將軍很著急?”“不是我急不急,而是麾下兄弟們都已經忍耐不住了,已經休整了半月有余,兄弟們都已經蓄勢待發,為何還不出兵?”顏澤真的有些急躁。很多時候,就是這樣,越是知道要打,越是心情急躁。只要不確定什么時候出兵,就會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和沖動。見他如此,梁晴眉頭一皺:“顏叔你這么大的人了,還這么不定性?”梁晴開口,顏澤縮了縮脖子。低聲道:“就是大伙都知道要打,但是不知道出兵日子,那些將領,整日來找我打聽詢問,兵卒也是心中焦躁,每日無所事事,相互爭斗,這兩天營中打架都多了許多。”士卒打架,倒是常態。生活中難免有個磕磕碰碰,加上壓力過大,這就導致有可能出現情緒沖動的情況。顏澤追隨葉梟時間最長,也就被推出來詢問!實際上,不光是兵卒,此時庸北城百姓也都在關心到底什么時候出兵!敵軍來犯,兵卒被殺。不知多少是自家兒郎,誰愿意忍氣吞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