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火光迸濺。秦劍應聲斷裂。眾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趙驚鴻也快步上前,查看直刀上的缺口。直刀上的刀刃出現了一個缺口,但并未傷其根本。可見,這把直刀的堅韌程度已經很強了。刃口處主要的作用是鋒利,而并非堅韌,更何況是砍同樣具有堅韌性的秦劍,就算再堅硬的兵器,也會出現豁口,這很正常。整體看來,這把鐵劍已經成了!“快給我看看!”周誠迫不及待地從蒙犽手中拿鐵刀。但蒙犽不舍得撒手,周誠拽了兩次才算搶過來。他仔細觀察過后,激動地對趙驚鴻道:“成了!先生!成了啊!”趙驚鴻也笑著點頭,“不錯!確實成了,只不過,鐵塊的質量稍微差了一些,你回頭再鍛造一個熔爐,用石涅和大型鼓風機進行熔煉,以制作出更好的鐵塊來。”“好!”周誠興奮地點頭。蒙犽在一旁急的抓耳撓腮,忍不住提醒道:“先生!先生我……我!”“哦!”趙驚鴻看了一眼蒙犽,笑道:“周先生,咱們再鍛造一把吧。”周誠趕緊道:“在先生面前,我可不敢讓先生如此稱呼,以后喊我周誠即可。”趙驚鴻點頭,“周兄,咱們再鍛造一把刀,只不過不是這種直刀。”周誠疑惑地問,“莫非要制作大削刀?”趙驚鴻搖頭,從周誠手中拿過那把直刀,緩緩道:“直刀的優點是適合上下揮砍和刺殺,且刀身較長,可以增加攻擊距離,有利于和敵人保持安全距離和對付較遠一些的敵人。”“加上他重量較大,可以增加揮砍的力量,可以用來砸砍敵人的武器和防具。”“但缺點同樣明顯!”趙驚鴻揮舞了一下,說道:“直刀需要較大的力量和技巧,并不適合長時間作戰,容易疲憊,而且容易在劈砍的時候卡在敵人的盔甲亦或者被奪走。”“最重要的,不適合騎兵!”“我們要打造一把適合更多人使用,且有較低的學習成本,適合長時間作戰,威力更強,更大的刀具來!”被趙驚鴻這么一說,眾人不由得興奮起來。他們很想看看,趙驚鴻口中的刀具到底是怎么樣的。周誠也滿臉期待道:“還請先生賜教!”趙驚鴻上前,用手中的直刀在地上繪制出來一把刀的圖形。“刀身向上翹起,刀劍鋒利,刀刃薄,刀身厚,在刀背處留有血槽,刀柄處留有護手,適合揮砍且不傷手。此,為雁翎刀!”“這把刀,用精鐵鍛造,由軍中將領使用。”趙驚鴻看了一眼蒙犽,“到時候由你來安排。”“好!”蒙犽滿臉激動,抱拳道:“謝先生!”趙驚鴻又在一旁繪制了另外一個圖案,緩緩道:“此刀為環首刀,在直刀的基礎上,加長手柄,尾部有環,可以增加重量,適合揮砍。”“此刀,替換全軍士兵手中的秦劍!”“劍乃利器,雙面開刃,不利于馬上作戰,不利于劈砍,易折斷。如果對戰胡人騎兵,非常不利。”“環首刀則單面開刃,脊厚,有利于劈砍,且猶如這把直刀一樣,揮砍的時候,另外一只手可以按在刀背上使出全身力氣,而劍就沒有這種優勢。”蒙犽和章邯聞,不由得眼前一亮。是啊!作為士兵,他們一眼就看出來了這種優勢所在。這種兵器,更適合戰場!至于趙驚鴻剛才所說的雁翎刀,以他們的見識來看,似乎更加強大。蒙犽忍不住問道:“先生,為何不全部使用雁翎刀,雁翎刀似乎更加適合作戰?”趙驚鴻笑了笑,看向周誠,“你給他們講講。”周誠將目光從地上趙驚鴻繪制出來的兩把刀的圖案,對蒙犽道:“環首刀更好打造,因為是筆直的刀身,鍛造起來更容易,更簡單。而且尾部的圓環不僅可以增加力量,更可以保持平衡,最重要的是,普通士兵可以將綁帶纏在圓環之上,綁在手中,不易脫手,就不會出現武器被擊落的現象。”“而雁翎刀,刀身具有弧度,且具有血槽,刀背更厚,刀身且修長,鍛造難度高,且用精鐵鍛造,難度更大,非一般匠人可以鍛造。并不適合大規模的使用,若只配備軍中將領,倒是可以的。”蒙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趙驚鴻笑著說道:“而且,士兵和將領的兵器也要區分開,如此一來,才能彰顯你們的獨特性不是。而士兵們想要獲得更好的兵器,那就好好好努力,成為將領。”“我們大秦采用軍功制,換句話說,就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人皆應有野心,有所目標,方能勇猛!”蒙犽眼前一亮,贊許道:“彩!先生之,令人敬佩,也確實如此!”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若士兵人人皆有野心,皆有所圖,那必然個個勇猛!“那我們什么時候可以用上雁翎刀?”蒙犽的關注力還是在刀具上。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用上這種神兵利器了。周誠道:“我一會先鍛造一把,若蒙公子想要,可以先拿去用。”“好!”蒙犽咧嘴笑了,“那先謝過周先生了!”這時候,士兵走進來,在蒙犽耳邊低語了幾句。蒙犽面色微變,看向扶蘇,“公子,軍中都尉前來求見。”扶蘇聞立即看向趙驚鴻。趙驚鴻和張良都不由得一陣蹙眉。如今蒙犽才不過是八百石令,為不更爵,在軍中也只是百將而已,因為他父親的緣故,所以在軍中的權利稍微大一些。但相對來說,他也只是低階軍官,并非達到中層管理。而都尉則為軍中僅次于將軍的武官,管理很大,也是管轄富平縣軍營的主要將領。他們都來幾日了,還未見到都尉。他們不清楚,這都尉究竟是誰的人。“去見見吧!”趙驚鴻道。扶蘇點頭,當即往外走去,眾人也緊隨其后。趙驚鴻對周誠道:“周兄,接下來就麻煩你了。”“放心吧先生,誠一定盡心全力完成!”周誠立即拱手道。趙驚鴻拱手行禮,跟著走出房間。外面,劉勇正在等待。看到扶蘇出來,立即上前,單膝跪地,行禮道:“下官劉勇,拜見扶蘇公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