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和扶蘇心中震撼無比。張良的震撼是,通過剛才的對話,他聽出來,其實趙驚鴻早就推算出來了大秦滅亡的時間。而趙驚鴻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挽救大秦覆滅。這可以做到嗎?猶如挽大廈將傾。猶如只手堵決堤洪水。國運毀滅,真的還能力挽狂瀾嗎?扶蘇心中也是震撼。因為他現在明白,趙驚鴻為何對世家不屑一顧,甚至有敵意了。原來如此。根據他的學識,思考商周的滅亡,也發現了世家們的影子。特別是商朝,確實如此。而且,這個世界本就是如此。這些人幫助你打江山,你就要給他們好處,將天下分給他們。而他們拿到了好處,必然不會滿足。所以,他們會一點點蠶食你的國家。最終,猶如一棵被蟲子掏空的大樹,風一吹便轟然倒塌。這些人,永遠不會滿足。至于百姓?呵呵!百姓的死活跟他們有什么關系?楚地一直有一個說辭: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三戶,并非指的是只剩下三戶人家。而是三個世家。屈氏、景氏、昭氏!而這三戶,幾乎占據了整個楚地的資源。百姓也是他們的財富。如此,哪還有百姓的活路。而他也明白,趙驚鴻為何說他才是最終的禍患。若他活著,成功上位,采取分封制。這些勛貴世家們皆大歡喜。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而雖然給大秦續命,亦可能得到幾百年的延續。但最終,只不過又是一個周朝,又是一個群雄并起,諸侯逐鹿的場景罷了。關鍵是,還有外族盯著呢。婁煩、匈奴、月氏、百越……同時,趙驚鴻的話,也讓他產生了危機。因為,如今他再上位,在趙驚鴻的幫助下上位,必然不會再采用分封制。內部矛盾依然存在。制度的矛盾依然存在。而這些勛貴世家依然不會甘心。到時候,他們還會不會再反?會不會想要殺了自己,再換一個支持分封制的皇子上位?如果這樣,那天下究竟是坐在皇位上的皇帝的天下,還是這些氏族的天下?是皇帝掌管氏族,還是氏族掌管皇帝?扶蘇的臉色愈發蒼白起來。原來,父皇一直在跟這些人對抗啊!“大哥!”扶蘇求救般地看向趙驚鴻,伸手拉住了趙驚鴻的手,“我該如何做?”趙驚鴻拍了拍扶蘇潔白潤滑的手背,輕聲道:“我告訴你這些,并非要你怎么做,而是要你明白,如今的危機在哪里。而這些事情,需要我們徐徐圖之,先將兵權拿到手,再將上郡建設好。”“而上郡,就是咱們的試驗場,也是改變大秦,改變未來的希望。”“我想,扶蘇你胸懷大志,必然不會只看眼前利益,而會關注后世未來。”“商制和周制都代表了失敗,而秦制也證明了制度的不完善,若我們無法改變這些,那后世世世代代,也都將陷入無盡的紛爭之中,無法從中解救。”“我們民族內斗,傷亡慘重,人才凋零,而勢必會給外族機會。”“若外族入侵中原,將會是怎樣的場景,你敢想象嗎?”扶蘇搖頭,嘴唇都白的嚇人。“人如羔羊,生如芻狗,活是一種煎熬,死是一種奢望!”趙驚鴻沉聲道。張良和扶蘇身子微微一顫。他們不敢想象,外族入侵中原會是怎樣的一種場景。現在胡人劫掠邊境,都是奸殺搶掠,無惡不作。如果進入中原,那豈不是猶如狼入羊群一樣,肆意燒殺搶掠?那時候中原大地會是怎樣的場景,根本不敢想象。趙驚鴻看向張良,沉聲道:“很多事情,都是要必須做的,而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幫助扶蘇登上高位,繼續去剝削百姓,而是想辦法,讓我們的國家,讓我們的民族有更好的發展,更加強大。世界很大,我們大秦在整個世界面前,也猶如一隅之地,世界上的民族也很多,只有不斷強大,屹立在世界之巔,才能利于不敗之地,不讓我們的民族受人欺辱。”張良整個人都愣住了。他怔怔地看著趙驚鴻,張了張嘴,一句話說不出來。心中升起一股自卑和愧疚感。他自詡為君子,有君子之行,有高尚德行,為天下蒼生,為天下百姓,反秦滅秦。可如今,在趙驚鴻面前,他的思想和見解被拔高到了另外一個高度。看看人家趙驚鴻所思考的是什么?他想要的從來不是權力和利益。他思考的,也從不是官職和皇權。一直以來,包括他輔佐扶蘇,為的也是天下蒼生。他為的,是整個華夏族群。為的是天下百姓可以過得更好,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慚愧。與之相比,自慚形穢啊!趙驚鴻看著張良不由得心中嘆息。以后砍向世家的這一刀是必須的。現在雖然還沒有什么五姓七望這一說,但其實一直以來都沒什么區別。世家的權利,可以追溯到更早。而且,世家是沒辦法避免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手握權力,行事便利,積累發展,必然就會壯大。想要解決掉這個問題,難之又難。現在,趙驚鴻只是要給兩個人提個醒,讓他們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別等他舉刀的時候,兩個人還不明白。“大哥!”扶蘇滿臉嚴肅地盯著趙驚鴻,沉聲道:“我聽你的,我們應當有更偉大的目標。”扶蘇也是如此想的,他心中的理想,是建造猶如書中所描繪的那般天下大同的世界。雖然很理想化,但卻是他想要的。趙驚鴻笑著拍了拍扶蘇的肩膀,輕聲道:“能夠遇到你這樣的明君,乃天下人之幸也!”扶蘇臉頰微紅,頗有些不好意思。張良沉吟片刻,緩緩道:“大哥所說這些,可是察覺到了上郡局勢有些不對?”趙驚鴻點頭,“我們能想到利用三十萬大軍的兵權造反,別人就想不到?”“朝堂之中的斗爭,重點在于鉗制對方。”“不讓自己被對方鉗制,還要鉗制對方,避免讓對方的權力過大。”“而始皇相信蒙恬,但別人可不這么想。”“所以,這上郡三十萬大軍的軍權,也并非全都在蒙恬手中。”“你們沒聽蒙犽說,那劉勇曾經多次頂撞過蒙恬,而蒙恬就將他從上郡調到了富平,你們覺得其中有何貓膩?”張良蹙眉道:“明降暗升!在上郡,劉勇只不過算是一個普通將領,但是到了富平縣,卻成了只手遮天的存在。”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