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能沒糧了?
不等宋大有說話,隔壁劉家村的劉大根就忍不住嚷嚷道,張老爺,你家還能沒糧食?
是哩!張老爺家里的糧食,怕是幾輩子都吃用不完!
張老爺,你這般的大戶還會沒糧食?
糧囤都有好幾座!
劉大根一開口,其他村里的村正們也開口了。
他們這地方,屬于兩國交界,平常官府不管,就是收稅收糧都不來。
所以這些村正都是各村里頭,人數(shù)最多的一宗族,推舉出來的族老。
村里族里早沒糧了,子孫們都在靠給白娘娘蓋廟,混點(diǎn)張家的糧食吃。
這會兒張老爺說沒糧食了,他們怎么可能不急?
張老爺,咱們這可是給娘娘蓋廟!
萬一餓死了人,娘娘會怪罪的吧?
沒人相信張家真沒糧食了,都以為張老爺是不肯再那糧食出來。
沒說兩句,就開始拿話點(diǎn)張老爺了。
不是我不拿糧食,是真的都吃完了。張老爺皺眉道。
咋可能呢?
大家不肯信。
我可是素來知道你這大戶人家有糧囤的!
是呀,你們那糧囤里頭不知屯了多少的糧食。
這才不過幾日?就能都吃完?
可莫要哄騙我等無知!
哎!張老爺一看這樣,嘆了口氣,給了管家一個眼神。
呔!欺你們無知?你們還知道自己無知呀?管家得了老爺?shù)陌凳?立刻把眼一瞪,眉毛立了起來,罵道,自家多少人來混飯吃,心里沒數(shù)咋地?
一聲吼,鎮(zhèn)住了場子,他便開始點(diǎn)名。
王大財,我問你,你那十幾歲的孫兒孫女,來了幾個!
你問我來了幾個作甚?他們小孩子家家能吃……
能吃!那可太能吃了!管家不等他說完,便是譏笑道,小孩子家家?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你沒聽過?你家孫兒的飯量,快趕上我家以前養(yǎng)的肥肥了!
肥肥,就是豬。
這個,這個。王大財聽自家孫子被說是肥肥,也不生氣,臊眉耷拉的‘這個’兩聲,也沒這個出什么一句準(zhǔn)話。
這幾天,自家孫兒們真是敞開了肚皮在吃。
早上一頓兩海碗的粥,中午,一盆雜糧飯,還得再來一張大餅。
晚上回去前,也是喝了粥再走。
一天三頓飯!
比沒遭災(zāi)前吃的都好。
孩子吃得好就長得快,不過半月光景,就躥了一截。
早上他還聽見兒媳婦們抱怨,說衣裳都快穿不下了。
這般吃,一天得吃多少糧食?
毒災(zāi)解了,山上的野菜也能吃了,所以早晚兩頓里,摻了不少菜葉菜根。
可就算如此,想一想,自家這半月里,怕是也得吃了張家的幾百斤米面。
大家互相看了看。
在座的七個村子,少的也來了三四十口子,多了也有上百人。
嘶~
這不算不知道。
一算下來,張家的存糧,能讓他們這么吃半個月,可不少了。
然后幾人就都看向了宋家莊的宋大有。
宋家莊的人最多,他們平常是全村都來吃。
四五百口子,不得吃幾萬斤糧食去?
看老子做甚么?宋大有把眼一立,橫道,我們吃的糧食,是跟張老爺借的,要還。你們也還呀?
其他村正不吱聲了。
這咋還呀?
這也還不起呀!
當(dāng)然,張老爺和宋大有,也沒想著讓他們還。
白娘娘的廟能建的這么快,也多虧了這幾個村子出力。
除了宋家莊的人,拿出了家里最好的材料,甚至老人都貢獻(xiàn)出了棺材板,周圍的鄉(xiāng)親,也都是慷慨解囊。
這年月,有點(diǎn)家底的都會早早的備下壽材。
他們又挨著一片山地,木材是不缺。
可缺好木頭。
里頭的大木,早就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