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豐收過后的秋祭時節也是敵人來劫掠的好時機。
那時,葉玉一定會回來跟大家一起抵御胡人與羌人。
她點點頭:“放心吧,劉嬸、胡嬸,我會按時回來的。”
葉玉把文姑捐給長治的錢交給葉大郎,叫他抓緊時間建設土墻。
雖然錢不夠,但能建多少就建多少。
要是那時候她還沒回來,就進山伐木,大不了用木墻拼接。
葉大郎謹記在心,待崔久來了,再轉告他。
葉玉匆匆收拾,離開長治。
約莫十日后,一輛馬車停在一座峻宇雕墻的府邸前。
主顧家姓楚,按照妾契上的時間,等楚玲年滿十七才能納親。
還剩半年時間,楚家這才敢放心讓女兒去長安。
因那定契的梁崇受傷,梁家怕他無后,與他定親的世家女又太小,只好急著催楚家送人來。
真正的楚玲跟著姐妹們在長安選妃,壓根回不來。
當皇妃與士族的妾,明眼人都知道哪個更好。
楚家盤算著多送幾個女兒去長安拼一把,被退回來再送入安定梁氏。
一舉兩得!
葉玉現在化名楚玲,幫楚家占著梁家的坑。
看見葉玉的長相,楚大人先是敲打一番,警告她不可貪心、不可被權勢迷了眼,更不許魅惑梁崇。
生怕她把梁崇給搶了。
葉玉連忙答應,她只要錢,不要人。
并保證在兩個月內,那梁家必定把她退貨咯。
楚家只派一個婢女如翠跟著,負責看住她,不得勾引梁崇。
然而葉玉都來梁家三天了,愣是一個正經主子都沒見著。
她住在一個獨立的狹窄小院,不算好、也不算差。
在長治吃兩個月的淡食,味覺都蛻化了。
有了對比,葉玉覺得梁家的伙食簡直就是山珍海味。
重點是每道菜都放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