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黃經是伺候趙桓的貼身太監,看到郭京被殺,也是眉頭一跳
官家不是很信任這些身懷道術的人嗎
怎么直接殺了
黃經沒有詢問緣由,皇帝殺人不需要理由,只看皇帝的心情。
他低著頭吩咐人拖走郭京的尸體,清理干凈地上的血跡,就老老實實站在一旁伺候著。
趙桓重新坐下,延續著先前的思路思考。他需要旗幟鮮明的表態,更需要一個敢于戰斗的人。
李綱是唯一的人選。
這是堅定的主戰派。
有了李綱,再自上往下的一點點調整,才有機會打贏五個月后的第二次東京保衛戰。
打不贏,一切皆休!
打贏才有未來。
趙桓沒有再考慮太多,因為想得越多,面臨的情況越復雜,就會有太多的顧慮。
現在的情況太爛,皇室內部是爛泥,官員內部也是一灘爛泥,軍隊戰斗力也不強,再加上財政、民心等問題,那就是千瘡百孔了。
如今局勢下,只能一步步的往前走,逢山開山遇路開路,日拱一卒的堅持。
總有一日,會守得云開見月明。
趙桓不再遲疑,吩咐道:傳旨,召李綱覲見。
黃經安排人去傳旨。
趙桓翻看著手中的資料,看到目前國庫缺錢,眉宇間更是殺伐凌厲。但凡王朝末年,都會遇到國庫缺錢,百官都說自己很窮。
實際上是國庫窮。
是百姓窮!
當官的人富得流油,土豪劣紳積攢無數的土地和糧食,這些人全都摳摳搜搜的藏著。
等到金軍攻破東京城,所有的一切都會被帶走,連太廟梁柱上的金粉都被全部刮走。
趙桓思考著搞錢的事情。
沒過多久,有太監急匆匆的返回,在黃經的耳旁低聲說了一番話。
黃經面色微變,連忙走到趙桓的身邊,稟報道:官家,李大人不在府中。
趙桓問道:去哪兒了
黃經遲疑瞬間,解釋道:李大人掛印辭官,回鄉去了。
趙桓眉頭深深皺起。
李綱是大宋的架海紫金梁,是中流柱石。如果李綱都跑了,沒了扛旗的人,沒了為戰斗沖鋒陷陣的人,還怎么抵擋金國的進攻。
說起來,這也是原主造成的。
剛擋住金國的進攻,就縱容東宮的老人耿南仲排擠李綱,使得李綱心灰意冷,連上十幾道奏折辭官,卻被原主扣留不許。
原主既要打壓李綱等主戰派,又要李綱留下來,腦子簡直是被驢踢了。
趙桓強迫自己冷靜,思考一番后問道:李綱走了多長時間
黃經稟報道:走了約莫一個時辰。
趙桓眼前一亮。
還有機會!
才走一個時辰,只要是他的速度快,肯定能追得上。
趙桓吩咐道:備馬,朕要出城。
黃經道:官家,這......
趙桓的目光瞬間看過來,那冰冷的眼神,不容置疑的神色,讓黃經冷不丁的打了個寒顫,行了一禮就匆匆去安排。
......
官道上,一輛馬車緩緩行駛,距離東京城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