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部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一周前,他們還在擬定進攻方案,把大夏國的防線標注成“脆弱的豆腐渣”。
現在那些紅色區域的坐標,正變成大兵們的墓碑編號!
“我們還有預備隊……”
參謀長的聲音越來越小,連自己都無法說服。
所有人都知道,所謂的預備隊,不過是些臨時拼湊的后勤兵和傷愈未愈的殘兵。
他們根本就不是有效的戰斗力!
所謂的預備隊,此刻正擠在距前線三百公里外的廢棄礦場里,那里彌漫著濃重的腐臭味和消毒水混合的刺鼻氣息。
臨時搭建的帳篷在寒風中搖搖欲墜,里面躺著的大多是還未完全康復的傷兵,他們的繃帶滲出的膿血,早已和衣物粘連在一起。
后勤兵們握著銹跡斑斑的老式步槍,槍管里布滿污垢,扳機都難以扣動。
這些槍支還是從倉庫底層翻出來的淘汰品,有的甚至缺少關鍵零件。
大兵們嘗試用鐵絲和布條勉強固定,可這樣的武器,在實戰中能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更糟糕的是,預備隊里幾乎沒有完整的作戰裝備。
許多人穿著不合身的軍裝,有的連鞋子都沒有,只能用破布裹住雙腳。
醫療物資早已見底,僅有的幾盒抗生素被鎖在鐵皮箱里,優先供給那些奄奄一息的重傷員。
而普通大兵一旦受傷,只能用鹽水簡單清洗傷口,感染的風險極高。
運輸工具更是嚴重匱乏,所謂的車隊不過是幾輛破舊的卡車,發動機時常冒黑煙,隨時可能拋錨。
剩下的就是手推車和板車,靠人力緩慢前行。這樣的運輸能力,根本無法及時將人員和物資送到前線。
當指揮部試圖組織預備隊進行戰前訓練時,卻發現大部分人連基本的戰術動作都難以完成。
傷愈的大兵因為身體沒有恢復,動作遲緩且不協調。
后勤兵缺乏實戰經驗,面對模擬攻擊時驚慌失措。
他們在泥濘的訓練場上跌跌撞撞,有的傷口再次崩裂,鮮血染紅了泥土。
此刻,在指揮部的沙盤上,代表預備隊的藍色標識顯得格外渺小而黯淡。
與前方如潮水般推進的大夏國軍隊相比,這些臨時拼湊起來的殘兵,就像脆弱的紙片,隨時會被戰爭的狂風撕碎。
沒有誰會天真地認為,這樣的力量能夠扭轉戰局,他們甚至無法在前線堅守一天……
預備隊不過是絕望中的最后一絲徒勞掙扎,是即將被戰爭吞噬的犧牲品。
指揮部里再次沉默了一會兒。
“談判不是投降。”
海瑞克突然起身,軍裝的褶皺里散發出濃重的汗酸味。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地圖上燃燒的北虎國邊境,“是止損!”
這句話讓所有人的心臟猛地一縮。
他們想起杜門大總在戰前的豪壯語,想起媒體吹噓的“百日決勝”,想起那些在國會大廈里揮舞的戰旗。
而現在,那些旗幟正在前線化作裹尸布。
海瑞克盯著窗外翻涌的烏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在軍校畢業典禮上的誓。
此刻,他摘下胸前的勛章,放在掌心反復摩挲,金屬邊緣割破皮膚,鮮血滲進鐫刻的雄鷹紋路里。
他終于明白,有些榮耀。
注定要在廢墟中才能看清本質。
“去按照我說的做吧,告訴大夏國,條件都好談……”
眾人的心頭更加沉重。
條件都好談……
不就是大夏國一方可以占據無限主動權嗎?
這和投降戰敗有什么區別?
但大家也知道,這個時候似乎也只能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