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鹽城天色已黑。
謝玄英包下一座客棧住下,派為首的護衛去縣衙一趟,自己陪在晏鴻之身邊,與他商議:“老師,既然遇見了,不能不查。”
晏鴻之問:“你怎么想?”
“怕是漁村與倭寇早有勾結,咱們恰好碰上了。”謝玄英說出自己的判斷,“今天只有二十來個人,我擔心不止這些。”
晏鴻之撫須沉吟許久,含蓄地問:“你有把握嗎?”
謝玄英沉默。
他此次來江南,帶了十個人。柏木是他的貼身小廝,機靈懂事,但沒經過事,管事是母親的陪房,忠心毋庸置疑,人也能干,可經手的都是經濟雜務,可以吩咐他做事,卻不能商討對策。
剩下的八個護衛,卻是靖海侯的人。
他們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以他安危為先,絕不肯冒險。
就在這時,護衛首領回來了,輕手輕腳地進來,回稟:“一到縣衙,王縣令就接見了屬下等人,聽說原委,十分憤慨,但不贊成派人查探。”
謝玄英問:“為何?”
“說是此地少有倭寇進犯,此次必是巧合,已為我等剿滅,不必多此一舉。”護衛首領道,“逃走的兩人不成氣候,若是大張旗鼓剿匪,反倒容易惹來麻煩。”
“麻煩?”
護衛首領無聲嘆口氣,正色道:“屬下打聽了一下,淮安沿海的匪盜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個叫陳獨眼的賊人,手下有數條大船。倘若官府聲稱剿匪,知道的清楚我們在找倭寇,不知道的……尤其那陳獨眼心胸狹窄,傷了臉面,必是要找回場子。”
謝玄英差點氣笑。
“按照你的說法,我要顧忌一個賊寇的臉面,放過公然劫持我的匪徒?”他勃然大怒,“此事傳出去,莫說是我,靖海侯府的臉都丟光了。”
護衛閉嘴,片刻后,卻一針見血:“王縣令態度堅決,可派人護送公子與子真先生去淮安府城,但若剿匪,怕是一人也不會出。”
謝玄英深深吸了口氣。
可出乎預料的,他并沒有對護衛發怒,揮揮手:“我自有主張,你下去吧。”
“是。”
護衛干脆利落地告退,直接去了西邊的廂房。
程丹若在這里治療傷員。筆趣庫
護衛才進屋,傷屁股的家伙就湊過來,壓低聲音說:“李哥,這程大夫可真了不得,她把阿誠的腸子塞回去了,人還沒死。”
“確實有兩手。”護衛首領姓李,叫李伯武,親爹就是老侯爺的親衛。他十六歲習武小成,被謝侯爺相中帶在身邊,連婚事都是謝侯爺選的人,可以說是靖海侯的心腹。
因辦事穩重老成,這次謝玄英來江南,謝侯爺讓他護送兒子。
李伯武有心把差事辦漂亮,誰知命犯太歲,回程路上出了這么一檔事兒。他只希望少爺別太莽撞,非要把那群倭寇剿滅,平平安安回京城就好。現下看來,縣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會蹚渾水,與他不謀而合。
他心下盤算著,抬頭又看一眼燈下。
兩張八仙桌拼起來,湊成一個長條桌。年紀最小的阿誠就躺在那里,流出來的腸子已經塞回腹腔,傷口也縫好了。
他想想,上前問:“程大夫,阿誠的傷……”
“很嚴重。”程丹若眉關緊鎖。雖然切除了部分損壞的小腸,也勉強縫合了傷口,但既沒有無菌環境,也沒有藥物,感染幾乎是必然的。
唯一能慶幸的,大概是器械盡量高溫滅菌了,傷口也沒沾污穢,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扛過來。
她能做的實在不多:“幾日內不好大動,得靜養,也不能吃飯喝水。”
李伯武點點頭,再看其他人,都重新上藥包扎過。桌角還有兩個藥碗,亦已喝得精光,只剩下一層淺淺的藥渣子。
遂正色道:“還沒謝過大夫救我兄弟。”
程丹若簡意賅:“不必。”
“公子來了。”門口的傷屁股護衛說。
謝玄英已經走了進來,問眾人:“可都好?”
李伯武拱拱手:“多虧了程大夫,都處理好了。”
謝玄英朝程丹若點點頭,而后道:“今日之事,多虧諸位,若無各位相助,我與老師怕是兇險了。”
他語氣如常,仍然保留著上位者的矜持,然則面容嚴肅,絕非輕慢之態。
眾護衛趕忙道:“不敢當,都是屬下分內之事。”
謝玄英微微笑了笑,好若燭光一閃。哪怕李伯武心里認為這位公子行事想當然了些,也難免晃神。
“先前我曾明,殺一賊,賞百兩。”他環顧眾人,“請諸位放心,我不是而無信之人,柏木。”
小廝捧出一疊銀票:“少爺。”
“這里一共十七張銀票,面額正好百兩。”謝玄英拿走兩張,剩下的全部交給李伯武,讓他代為封賞。
李伯武知道,當面點名數額,是謝玄英警告他不要貪墨,全部交給他分發,則是樹立他的權威,立即應道:“屬下遵命。”
謝玄英頷首,卻將剩下的兩張銀票遞給了程丹若。
她意外。
“即是論功行賞,自不能厚此薄彼。”他說,“請程姑娘收下,還有這個。”
他額外遞過一個荷包:“這幾日,無論藥材還是吃食,不必計較價格,一切都用最好的。我將他們托付給程大夫了。”筆趣庫
程丹若想想,收下了他的賞賜和診金。
謝玄英這才道:“接下來幾日……”
他觀察著在場人的表情,慢慢道,“老師年事已高,我打算讓他在此地靜養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