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問明目前招攬的人手,也有十余人了,便決定不再等,立馬開工。
為了此事,她專門回了趟貴州城。ъiqiku.
喜鵲帶她到了城內的一家藥鋪,三間的大屋,面朝主干道,干凈敞亮。
“掌柜、雇工、大夫都齊了。”喜鵲婚后在外行走,逐漸歷練出了干練的風姿,有條不紊地說,“隨時可以開張。”
程丹若參觀了內外,沒發現什么問題,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因為店面只是藥行的門面,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會是一家普通的藥鋪。
店面的價值,在于讓百姓知道這么個藥行,并且下意識地認為底蘊深厚。
第二天,開會。
地點選在了惠民藥局,因為生民藥行現在是官商了,專門負責給惠民藥局供應藥材。而惠民藥局作為朝廷機構,財政由當地官府負責,該給錢。
但官府怎么可能給錢呢!
不給錢也沒關系,官府可以用別的抵消,比如官店錢——這是商稅的一種,官府為商家提供倉庫房屋儲存貨物,商家支付稅收。
換之,官府以官店錢交換藥材,使得惠民藥局有了穩定的藥材供應商。而生民藥行免了一重商稅,付出的只有藥材成本,在商稅高昂的眼下,降低了成本。
官府也沒虧。m.biqikμ.nět
雖然不能收倉庫的錢,可商業的繁榮會帶動其他產業,還可以收關稅,永遠穩賺不賠。
最賺的則是百姓,能得到免費的醫療,哪怕不多,也是個指望。
當然了,這個模式能玩起來,最主要的原因是謝玄英成了貴州巡撫,放在別的地方肯定施展不開。
梳理了官府—惠民藥局—生民藥行的關系,就是實際操作的部分。
首先,要依據不同的地區,選擇適宜氣候和地形的藥材。
比如貴州盛產天麻,可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的,畢節大方的天麻就最好,是貴州進貢的藥材之一。而太子參就是施秉最好,別的地方就要略遜一籌。
程丹若和大夫們討論了一天,最后才確定幾種主力產品:天麻、杜仲、太子參、石斛、黃精、何首烏等。
因人力有限,只在貴陽府和安順州嘗試。
其次,就是怎么種植的問題。
程丹若吸取了推廣紅薯的經驗,自己先身體力行,買一些山地種植,由懂行的管事負責,雇傭當地百姓,也給他們增加點打工機會。
按照她的經驗,只要第一年種得好,百姓就會愿意試試水。
自己栽種的同時,再向百姓收購野生藥材,一來可以回血幫助商行運轉,二來也能讓百姓接觸藥材,積累些知識。
這時,讓清平書院的學子編寫的《漢夷百草》就發揮作用了。
程丹若專門點了一句:“藥行可雇傭一些會說漢話的夷人,今后也好和夷民打交道。”.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