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頭牛所生產的疫苗,差不多只能接種兩三百次。
惠元寺這么大的佛寺,香客何其多,后面晚來的壓根輪不上。好在內侍們也學過粗淺的醫理,能看普通的病癥,這才沒讓其他人白來一趟。
程丹若算了算時間,和惠元寺約定,六月底再種一次。
夏天溫度高,疫苗不好保存,必須今天取,明天種,避免失活,到了冬天,保存時間更久,還能方便一些。
加上夏季是互市高峰,可以和蒙古大批采購牛犢,等秋天轉運回京,能用的牛就更多了。冬天也不農耕,他們取疫苗不殺牛,效率慢,成本低,只要想辦法安排好牛,產量能更高。
程丹若有了更完整的腹稿,結束義診后,就召集太醫院和內侍開會。
“種痘不是一日一月的事情,得長長久久去做,才能防住天花。”她道,“我建議太醫院籌備種痘局,專做此事。”
盛院使原就有這打算:“這是應當的。”
程丹若又和負責的梁寄書說:“我希望二十四監能再出些人手,老生帶新生,帶兩批弟子出來,專門負責種痘。等學會了,我會建議陛下,讓內侍和宮人入宮便種痘,以保宮廷安危。”
身邊的人都種過牛痘,就不會得天花,自然不至于傳染給皇帝。
這是莫大的功勞,梁寄書立即察覺出奧妙:“奴婢明白了。”筆趣庫
然后,耐心等她提條件。
程丹若微微一笑:“種痘要緊,婦產也很要緊。”
盛院使沉默。他聽懂了程丹若的意思,種痘局的好處,她可以不要,前提是太醫院必須讓出婦產科。
要不要答應呢?
“當然,這是以后的事情。”程丹若及時打斷了他的思路,“如今咱們的力氣還是要用在承華宮。”
今天只是提前和盛院使透個音,因為他也在接生的船上,還比她更容易死。
為保性命,他會努力在皇帝面前說牛痘的好處,方便自己東山再起——她總不能自吹自擂吧,得找個代人。
那么,兩人都能做牛痘的情況下,誰更容易被放棄?肯定是盛院使。
他是可以被代替的,張御醫也會做牛痘了。
當然了,于程丹若而,最保險的做法是捏住疫苗的制備方法,這樣才是對她最為有利的。
她沒有這么做,除卻醫生的職業道德,也是怕萬一。
萬一皇帝瘋了呢?天子一怒,非要降罪,至少牛痘留下了。
不過,只要皇帝沒失去理智,就不會這么做。沒了這個孩子,可能有下一個,她還有用,又或許,有一天他病了,只有她能治。
問題不大。
歸正傳,她此時提點盛院使,就是希望他想明白,假如接生成功,希望大家能和平地進行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