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文。”
陸琦點點頭,目光掃過廠區內整齊排列的廠房,“訂單生產情況怎么樣?”
“一切如常,陸總您放心!”
梁星文立刻挺直了腰板,從口袋里掏出一個筆記本,翻到夾著鋼筆的那一頁。
“港島的那批棉紗訂單,我們按照技術員給的流程生產,現在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坯布那邊也沒耽誤,質檢科昨天剛做過抽樣,經緯密度、色牢度都符合您給的交付標準,連最挑剔的孫老都沒挑出毛病。”
他頓了頓,語氣里帶著點詫異。
“陸總,那幾個從南方請來的技術員,真是有兩把刷子,教工人調機器參數的時候特別有耐心,現在幾個班組的老師傅都服了他們。”
陸琦聽完,嘴角微不可察地揚了揚。
他果然沒有看錯人。
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梁星文已經從當初的那個愣頭青成長到能獨當一面了。
梁星文的成長速度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做得不錯。”
他拍了拍梁星文的肩膀,“質量是根本,不能松懈。工人的待遇按之前說的,達標就發獎金,別讓他們寒了心。”
“明白,陸總!獎金我都算好了,這個月肯定發下去!”
梁星文連忙應道,眼里閃著光。
“叫上何建民,陪我去車間看看。”
陸琦說著,已經邁步往里走。
何建民是廠里的原主人,對機器設備門兒清,帶上他能省不少事。
車間里機器轟鳴,雪白的棉紗在傳送帶上飛舞,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棉絮味。
何建民早就等在車間門口,見到陸琦趕緊迎上來。
“陸總,您可算來了!快,我帶您看看新換的梳棉機,那家伙轉起來可帶勁了!”
陸琦跟著他走進車間,腳下的水泥地被擦得幾乎能映出人影。
他走到一臺正在運轉的梳棉機旁,機器有節奏地發出“嗡嗡”聲,棉纖維被梳理得均勻整齊。
旁邊一位戴著袖套的老師傅正專注地看著儀表盤,見陸琦過來,有些拘謹地直了直身子。
“老師傅,這機器用著順手嗎?”
陸琦的聲音在機器聲中顯得沉穩,他俯下身,仔細看著梳理出來的棉網。
老師傅搓了搓手,憨厚地笑了。
“順手,太順手了!以前那老機器三天兩頭鬧脾氣,現在這新家伙,毛病少,出棉又勻。就是……就是咱們這腦子,學新參數學得慢,多虧了南方來的李工,一遍遍地教。”
陸琦點點頭,又走到一個正在接線的年輕女工旁邊。
女工大概二十出頭,手指靈活地纏繞著線頭,見陸琦看著她,臉頰微微泛紅,動作也慢了下來。
“別緊張。”
陸琦的語氣溫和了些。
“接線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女工抿了抿唇,小聲說。
“要看好線號,不能接錯,接頭要纏緊,不然容易斷……李工說,這關系到后面織布的質量,一點都不能馬虎。”
“不錯。”
陸琦贊許地看了她一眼。
“你們手上的活兒,就是整個廠子的臉面,干得好,咱們廠才能有飯吃。好好干,下個月獎金少不了你們的。”
女工眼睛一亮,用力點了點頭,重新低下頭,手上的動作更麻利了。
何建民在一旁看著,心里暗暗佩服。
陸琦不像有些老板那樣擺架子,跟工人說話接地氣,還能說到點子上。
難怪廠里的人現在都服他!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