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愿意和趙典離開的部曲只二十八人,活到這里的部曲一共是九十四個,不算季平這些人,愿意和趙典離開的竟然只四分之一不到。
趙典什么也沒說,拿了配給的干糧后,第二天一早便辭別趙含章。
當(dāng)然,趙含章不會讓他這么干巴巴的回去,她不僅寫了一封聲情并茂的書信托他帶給趙仲輿,還和傅庭涵合力寫了一封信給傅祗,交代了他們的打算。
離洛陽越遠(yuǎn),亂勢越淡,雖然沿途山匪盜賊不少,但趙含章帶的部曲不少,加之又有難民跟隨,一般的山匪盜賊不會找他們麻煩。
有了糧草,他們一路順利的往東去,然后繞過潁川進(jìn)入汝南,久尋他們不見的護(hù)衛(wèi)在第一條路和他們走偏后就越走越偏,他們幾匹快馬,直接穿過潁川回汝南,比趙含章他們還快一步回到汝南老家。
一直等著他們找上來卻總也等不到的趙含章:……
趙含章腦海里對汝南的記憶很少,但成伯熟啊。
還未到界碑,成伯就指著一片開始泛黃的麥田道:“三娘,那是我們家的莊子。”
趙含章一聽,扭頭看去,挑眉,“到汝南了?”
成伯笑道:“再往前是安昌,便進(jìn)汝南境內(nèi)了,從這兒到西平老家最少還得走三天。”
趙含章嘴角微挑,道:“我們不去西平,去上蔡。”
成伯一怔,“上蔡?”
趙含章點(diǎn)頭,“上蔡和西平距離不遠(yuǎn),那里有祖父的封地,還有家里以前置下的田產(chǎn)和莊子,去那里最合適。”
“可現(xiàn)在新伯爺是大老爺……”
趙含章:“大伯會回來嗎?”
那自然是不會的,別說趙濟(jì),就是趙長輿都多年不曾回鄉(xiāng)了。
“那就是了,封地我暫時替大伯管著,而且那里又不止有封地,還有祖父置辦下的田產(chǎn)呢,先前我還和叔祖換了這邊的產(chǎn)業(yè),除了封地食邑外,上蔡的地契房契都在我手里。”
她就沒想過要回西平老家,那里是宗族做主,她一個已經(jīng)定親,即將要外嫁的女孩回去干什么?
每天聽著宗族長輩們說教嗎?
趙含章道:“直接去上蔡,等安頓下來派人去西平通知宗族,選個好日子讓祖父入土為安。”
成伯躬身應(yīng)下。
上蔡和西平在同一個方向,一直到灈陽路才分開,上蔡在其北邊偏東的方向,西平在其北邊偏西的方向。
而汝南郡治所以前便在上蔡,不過本朝改到了新息。
雖然改了,但上蔡依舊是汝南郡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縣,城池都要比別的縣城要高大。
趙長輿的爵位是繼承自先祖,便是因?yàn)槌錾砣昴峡ぃ圆疟环鉃樯喜滩?
他曾立下大功,本來有望把爵位往上提一提,變成上蔡候或者上蔡公,可惜,當(dāng)時當(dāng)政的是賈后,她一直記恨趙長輿曾經(jīng)反對她丈夫惠帝繼位的事,所以攛掇著惠帝手一揮,念及趙長輿功勞,功賞趙仲輿為汝南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