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大部分的肉都進了趙二郎的肚子里。
傅庭涵給趙含章夾了一個雞腿,把另一個夾給趙二郎,“鍛體需要吃肉,吃吧。”
趙含章就把雞翅腿給他,還一連夾了兩個,“你動腦筋更得吃肉。”
她道:“回頭我去河里抓魚給你吃,魚肉補腦。”
趙二郎也喜歡吃魚,“我也要。”
趙含章:“你自己抓去。”
趙二郎埋頭苦吃,趙含章就看著他嘆氣,“二郎,你下個月再回家吃飯,知道嗎?”
趙二郎不甘愿的道:“軍中好久才有一次肉吃,將士們肚子里沒有油水,都提不起力氣。”
趙含章哼了一聲道:“不是有豆腐嗎,還有豆油,我這邊的人也沒肉吃的。”
“豆腐也少,更不要說豆油了,那么大一鍋菜,伙夫就舍得放一點點油,說是軍需給的豆油極少。”
趙含章就道:“這也怪不得軍需,這么多人呢,還有馬,都要吃豆子,現在市面上的豆油也很貴的。”
自他們做出豆油之后,它只經過了一段非常短暫的低迷期,然后就飛速的被人認可,到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比較奢侈的食品調料了。
因為,豆油不好捶榨,有的油坊做的不好,出油率還不高,而百姓們通過吃油發現頭發變得更加的粗壯黑亮,連肌膚都亮了一些,力氣還會變大,整個人都比之前有勁兒,還容易飽肚。
于是貴族們開始大量吃油,百姓們更不用說了,于是油價上漲,連帶黃豆的價格都上漲了不少。
士兵們屯田種的糧食里,大豆是最多的,但就是這樣也不夠軍隊消耗,除了榨油,大豆還會制作成豆粉,做成豆餅成為士兵們的干糧。
曾經趙含章在戰場啃的掉渣的干糧,就是六成豆粉,三成麥粉,一成麥麩制作成的。
硬得能讓你直脖子才能咽下去。
除了人,他們的戰馬也需要大豆,不然它們哪兒有力氣上戰場?
榨油剩下來的豆渣會拿去喂馬和喂豬。
想到豬,趙含章口水快速分泌,“他們養的豬,出肉率還是太低了,明明都閹了,怎么還要養七八個月才能出欄?”
“豬苗不好吧,得調。”
在西平吃過閹豬肉的趙二郎立即把到嘴邊的話咽下去,好奇的問,“怎么調?”
他對于一切有關于肉的活動都感興趣。
趙含章道:“就這樣那樣,那樣這樣,配出各種各樣的混血豬,然后養著,看哪種豬最愛長肉。”
“但這也沒有三五年調不出來,算了,交代底下的人去做吧,我還是去給你抓魚吧。”
傅庭涵笑道:“水磨坊要是能建起來,到時候我再加建一個榨油坊,也用水力工作,大豆剛好收獲,可以試一下它的效率。”
趙含章眼睛亮晶晶的,“好啊,除了榨油,我看豆腐也可以在里面做,現在軍中缺肉,補充蛋白質基本靠的黃豆,做豆腐的人很辛苦。”
傅庭涵表示沒問題。
趙二郎在一旁插不上話,就要把話題拉回來,“阿姐,我們軍中養的豬才那么大,不知何時才能吃,你們軍中的多大了?”
“唉~”趙含章一聲嘆息回答了趙二郎。
傅庭涵看著好像,道:“作坊那邊養的豬倒是有九十多斤了,再過兩個月應該就可以殺了。”
趙含章:“太瘦,還是再養養吧。”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