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山多聰明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李衛民的意思。
李衛民朝他眨了眨眼睛:“哪能呢,誰不知道你張主任,鐵面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給你送禮物,不是耗子給貓當媳婦,找死嗎!”
“你小子……”
張海山哭笑不得,沒想到李衛民竟然給自己來這么一出:
“少廢話,趕緊拿出來讓我看看……大家都進來吧,咱們都看看,向陽大隊第一批開采的石頭質量怎么樣!”
外面等著看熱鬧的人尷尬了。
熱鬧沒看成,倒成了張海山政績的鑒證者,到哪兒說理去?
李衛民拿的石材不多,一些小石子,還有幾塊精加工的漂亮石板。
“張主任,你看,這些小石子可以修橋鋪路,這些石板可以……”
張海山很高興,不斷夸獎李衛民,還讓圍觀的人發表意見:
“大家都看看,這些石材行不行?”
誰也不傻,一看張海山的表情,一聽他的語氣,就知道該怎么說話:
“好家伙,這些石頭真不賴,我家要不是剛蓋完房,非用咱們向陽大隊的石頭不可!”
“哈哈,李隊長,我們家明年開春要蓋房,不知道你們向陽大隊的石頭好買不好買?”
“張主任,這些石頭質量這么好,咱們東鄉不是正在修路嗎,不如一部分換成向陽大隊的石子,好不好?”
“……”
都是人精,順水人情誰不會做。
這年頭不興吃回扣,修路是公家的事情,花的是公家的錢,用誰的石子不是用,借花獻佛,惠而不費,用公家的錢討好張海山,傻瓜才不干!
何況,李衛民帶來的石材著實不錯,本來新城采石場的產量就不夠,有了向陽大隊采石場補充,等于是幫了大忙,何樂而不為!
70年代,正是高速大發展的時期,幾乎大部分行業都是供小于求。
如果物資豐富,供大于求,早就取消計劃內物資了!
李衛民的石頭根本不愁銷路,他要的是能大規模出貨,并且能快速結賬。
作為重生者,李衛民對上輩子八九十年代的三角債簡直就是記憶猶新。
很多很不錯的企業,都是被三角債拖垮的。
好在七十年代三角債還不明顯,李衛民之所以要縮短結賬周期,只不過是以防萬一而已。
現在正是風起云涌,大變革的關鍵時期,說句不好聽的,誰知道張海山還能干多久。
萬一被人清算,倒了臺,自己的賬還能不能要回來,還能不能被下一屆承認,完全就是未知數。
既然能快速高效地回籠資金,何必冒風險!
有人好辦事,沒人跑斷腿。
對某些人來說,千難萬難的事情,對于有些人來說就是這么簡單。
李衛民只是去了一趟革某會,就輕輕松松敲定了三個項目。
一個是修路,另一個是修水庫,最后一個是修河堤!
讓張海山和眾人費解的是,李衛民并沒有馬上同意,而是說要去工地親眼看了之后再說!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