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9月,上大四。
81年6月,正式畢業。
也就是說,李衛民這一批學生,大部分都只上了三年半!
不過,這年頭的大學生,勤奮和努力不是后世的學生可以想象的,三年半學的知識,絲毫不比后世四年的少,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拿李衛民的向陽集團來說,現在已經有十幾個新原大學的畢業生了。
幾乎全都是在向陽集團實習之后,畢業時選擇了加入。
向陽集團盡管只是一個社隊企業,福利待遇卻沒的說。
最關鍵的是,還能解決城市戶口。
當然,這年頭的大學生,哪怕是工農兵學生,畢業也基本都能分配工作,同時也能解決戶口進城。
但是,因為國家恢復了高考,這幾年的工農兵學生,明顯已經不吃香了。
基本上處于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尷尬境地。
有些地方為了表決心,干脆把他們一桿子支到了農場,林場,牧場,以及深山老林等一些偏遠的地方。
盡管能解決城市戶口,還能開工資,吃商品糧,但是,深山老林里的工作,怎么能跟向陽集團所在的新城縣相提并論?
這年頭的縣城,還不是后世的縣城,完全就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樣子,和后世優秀年輕人全都跑光光的蕭條景象完全就是兩種概念。
十幾個優秀的工農兵學生,畢業后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向陽集團,險些沒把李衛民樂死!
不是李衛民沒出息,主要是向陽集團太缺人才了。
工農兵學生怎么了?
除了少量后門生之外,入學之前,他們哪個不是各自行業里的翹楚。
向陽集團初建,要的是理論水平嗎?
非也,要的是實際能力!
工農兵學生,恰巧符合李衛民對人才的定位。
別看只有十幾個人,能發揮的作用簡直無法估量。
他們本身的才能就不說了,關鍵是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都來看啊,向陽集團有這么多的大學生,說明前途無量,大家趕緊來啊!
千金買馬骨,李衛民不但完全按照大學生的國家標準,給入職向陽集團的學生發工資,還想方設法,找各種名目給他們發福利。
五一有勞動獎,六一有育兒獎,七一有積極向組織靠攏獎……
總之,李衛民一如既往地犯著他最大的毛病,一不合就發福利!
這福利發的,十幾個大學生簡直都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育兒獎是什么鬼?
先存著,等將來自己有了孩子再用嗎?
過年聚會的時候,一幫大學生驚奇地發現,自己的待遇,已經遠遠超過了分配到其它崗位的同學。
哪怕是一些傳說中牛逼的單位,收入也無法和向陽集團相比!
在同學們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中,這幫家伙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不知不覺之間,對向陽集團的歸屬感無限拔高。
不行,牛皮吹出去了,人前也顯圣了,堅決不能讓向陽集團衰落下去,不然以后自己還怎么在親朋好友面前裝逼。
玩命地干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