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難,祭祀為先
八月二十日,利出行。
沐春拉著顧正臣的衣襟,滿是不舍地喊著“先生”。
沐英走上前,撫摸著沐春的頭,輕聲安撫:“先生此去是為了朝廷效力,以他的才能,用不了幾年就會回到金陵,到時候你拜他為師,好好精研學問。
顧正臣彎腰,抓著沐春的手,平和地說:“在臨走之前,先生留一句話給你,你且記在心上?!?
“先生請說,我定謹記于心?!?
沐春小臉之上滿是認真。
顧正臣微微點頭:“你想成長為一個強大的人,應該野蠻自己的體魄,文明自己的精神。武能殺敵立功,文能治世一方。如此,可成大器?!?
沐英看著點頭記下的沐春,稱贊道:“野蠻體魄,文明精神?聽著倒是新鮮。說真的,我很想將你調入軍營……”
顧正臣搖頭。
去軍營,開什么玩笑。
洪武四大案,文官里面多少還有點生存率,有不少人可以挺到朱小文、朱老四時期混口飯。
武官就算了吧,除了幾個親戚,一個善防守的,幾個藩王擔保的,一群能力不咋滴的,其他基本上全跟著藍玉排隊領孟婆湯了。
東宮帶刀舍人周宗來了,這是一個木訥,不善談的人,此人最初護衛的是老朱,后來毛遂自薦,被派到東宮教導朱大郎武藝,承擔東宮安全事宜。
可以說周宗是朱標的貼身近衛兼“體育”老師,朱標派他來送行,旨在告訴所有人,顧正臣是東宮保的人,沒事別欺負他。
顧正臣很感激朱標的保護,揮手告別沐英、沐春等人,上了馬車,與顧誠、孫十八踏上前往句容的路。
句容位于金陵城東南方向,走官道,一百一十里。
不趕時間,兩日可至。
周宗送出城外十里,才回去復命。
顧正臣坐在馬車里,翻看著《到任須知》。
這是一份當官說明書,合三十一條,對應三十一頁。
顧正臣翻看幾頁,有些唉聲嘆氣,后世電視劇害死人啊,什么新官上任,微服私訪就進入了地界,然后抓一批惡人,亮出身份:
老子是知縣,你們都老老實實交代。
這在大明,純粹是胡扯啊。
新官上任,直接入城,是違法的事,還想微服私訪,溜達幾圈就升堂審案,真這樣干了,估計腦袋和脖子需要分開幾年,活是活不成了,至于能不能被縫合,需要看運氣……
按照明代朝廷規制:
有司新官授職赴任,未到城一舍,二三十里而止。
需要停在城外二三十里,不是歇歇腳,而是需要住三天,即齋戒三日。
洪武二年,那個為老朱提出“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強大謀士朱升,對齋戒作了詳細說明:
戒者,禁止其外;
齋者,整齊其內。
具體要求,不飲酒,不茹葷,不問疾,不吊喪,不聽樂,不理刑名……
而齋戒三日的目的,是為了祭祀,以示對神靈的虔誠。
事實上,在大明《到任須知》的當官說明書中,排在
當官難,祭祀為先
趙斗北吐出喝到口中的茶葉,冷峻的臉頰微微動了動,抬手抓了抓右眼黑痣上的毛,淡淡地說:“該來的,遲早會來。聽說這知縣,只是一個弱冠的年輕人,還是一位舉人,不知縣丞此時心情如何?”
劉伯欽冷眸說:“你是何意?”
趙斗北起身,伸了個懶腰:“還能有何意,自然是為劉縣丞打抱不平。你可是洪武四年的進士,他顧正臣,呵呵……不同人,不同命。有人認命,有人不認命,不知劉縣丞是哪一種人?”
劉伯欽握了握拳。
不甘心。
自己是洪武四年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被任為句容縣丞,只是一個小小縣丞!
苦熬兩年,沒有把前任知縣熬走,好在是老天開眼,把前任知縣的爹熬走了。
死了爹,官員需回家守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