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風峽之戰后東境戰場陷入了短暫的寧靜,兩軍偃旗息鼓,大軍主力皆不出動,唯有斥候在前線游弋,偶爾撞見了也是一觸即離,絲毫不戀戰。
一場場大戰下來,雙方皆是人困馬乏,需要休整。
如同兩頭爭王爭霸的巨獸在撕斗一場后默默舔舐著自己的傷口,但都在暗中注視著對方,隨時打算一口將敵人咬死、吞噬!
寧靜,恰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兆。
這種平靜只維持了半個月,隨后便是大軍出動,雙方對壘!
閬東道、嶺東道兩道地形犬牙交錯,剛好閬州與嶺風郡離得不遠。所以這一次南宮家與崔家聯手,合兵一處,精銳盡出。并且沒有像以往一樣縮在堅城內固守,而是出城扎營,依托有利地勢與官軍對峙。
南宮家連同兩萬狼嘯軍在內出兵五萬、崔家連同山越軍在內同樣出兵五萬,總計十萬大軍。
十萬人聽起來聲勢浩大,但兩家的精銳主力早就損失得差不多了,這十萬兵馬里面有不少是剛抓來的新兵青壯,整個東境除了南宮家留守東河郡邊防的三萬兵馬,兩家已經沒有一兵一卒的兵力可以調動。
叛軍傾巢而出,官軍自然不甘示弱。
兩位皇子手里僅剩的四萬兵馬都派出來了,隴西邊軍除了曳落軍留守斷云隘、第五軍留守瀾州境內外,其余兵馬悉數開拔前線,加起來也有十余萬人,兵力略勝一籌。
也就是說敵我雙方二十多萬兵馬云集前線,聲勢浩大,即將有一場驚天大戰上演!
雖說此前隴西軍連戰連捷,但斷風峽一戰足以證明叛軍依舊有雄厚的實力,并非潰不成軍。滿朝文武、乃至整個大乾朝的目光都匯聚在此,他們很清楚這一戰將會是東境決戰,甚至會影響大乾朝的國運。
鹿死誰手?
唯有天知道!
……
叛軍帥帳
南宮烈平靜地站在地圖前,滿頭白發隨著帳外吹進來的微風在不斷飄動,神色平靜:
“崔將軍,你們的兵馬都就位了嗎?”
“當然,這次我崔家可是傾巢而出。”
坐在一旁的崔承肅目光微凝,猶豫半天問了一句:
“王爺,您覺得這一仗能贏嗎?”
南宮烈轉過身來,搖搖頭:
“說句實話,隴西軍之驍勇是有目共睹的,洛羽、蕭少游皆是兵法大家,有神機妙算之能,再依仗數萬精銳鐵騎,在野外交戰我們勝算很低。
這一仗,不好打。
說句不客氣的話,拉開架勢野戰,基本上是必輸。”
崔承肅的眉頭一皺,如果南宮烈都這么說了,此戰還有什么希望?
“呵呵,不用慌。”
南宮烈輕笑一聲:
“正面戰場不好贏,咱們就拖!
朝廷兵馬與我們對峙,看似兵力雄厚,可他們糧草補給遠不如我們方便,從京城千里迢迢運糧過來,耗費甚巨。
拖他兩三個月,敵軍勢必生亂,到時候我們再見機行事!”
老人的眼中閃過一抹無奈,以前他是不想守的,征戰一輩子的他更希望堂堂正正的拿下一場大勝。可惜洛羽親率寒羽騎馳援斷風峽,導致沒能全殲景霸景淮全軍,現在不守都不行了。
“也只能這樣了。”
崔承肅滿臉凝重:
“王爺,此戰可關乎咱們兩家存亡啊,不能有絲毫差池。”
為了這一戰,崔家可是搭上了所有本錢。
“那是自然,你我兩家是唇亡齒寒,這時候不拼命,何時拼命?”
南宮烈冷冷地說道:
“東境局勢雖然不佳,可我們反敗為勝的機會很大,只要抓住機會殲滅敵軍主力,就能一舉收復東境,繼而兵鋒直指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