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要攻下遼東城的隋軍又如潮水般撤退了,只可憐數百名先登士兵一個都沒有逃出來,全部被高句麗軍隊斬殺。
高句麗迅速修補被撞破的大洞,收集城外的滾木礌石和箭矢弓弩,后方的高句麗援軍也終于趕到了,源源不斷加入遼東城內,原本勢單力孤的遼東城立刻實力大漲,摩拳擦掌,準備痛擊隋軍的第二次進攻。
遼東城喊投降后,卻沒有了動靜,劉士龍被狠狠打臉,面對眾將的怒斥,無奈之下,他只得趕回寧遠鎮向天子回報。
實際上,隋軍已經攻下了除了遼東城以外的所有的險要之地,但沒有天子的旨意,誰也不敢擅自向南進軍。
楊廣聽說遼東守軍而無信,他也惱火了,當即下旨道:“傳朕旨意,全軍圍困遼東城,在遼東城未拿下之前,大軍不得南下!”
這時,合水令庾質勸道:“陛下,現在已是七月初十,大暑已過,立秋將至,不能再拖下去了,臣觀天象,今年極可能秋雨多發,兵貴神速,陛下應該盡快南下。”
左候衛大將軍段文振也道:“陛下,民夫生活條件極為惡劣,微臣聽說民夫死亡極多,確實不能再拖下去,區區一個遼東城,派兩萬軍隊盯住,其余大軍應該迅速南下。”
楊廣陰沉著臉道:“區區一個遼東城都拿不下來,朕還東征高句麗做什么?傳朕旨意,十天之內若拿不下遼東城,攻城之軍皆斬!”
天子下了死令,薛世雄和于仲文萬般無奈,率領十萬大軍晝夜不停攻打遼東城,高句麗上萬守軍拼死抵抗,遼東城下死尸堆積如山,隋軍付出了死傷四萬人的代價,終于在第八天再次攻破了遼東城,城內又是一片投降聲,這一次于仲文吸取了教訓,派人堵住劉士龍,不給他喊停的機會,親自率領大軍殺進了遼東城內。
剩下的數千高句麗士兵迅速撤出了遼東城,向南撤退,大隋的黃龍旗終于插上了遼東城頭。
兩天后,天子楊廣前來視察遼東城,才發現這座城并不大,可就是為了這座城,隋軍的傷亡竟達六萬人,加上渡河傷亡和其他關隘的傷亡,總傷亡人數已超過十萬。
這時已是七月中旬,連綿秋雨來臨,楊廣心中有些懊悔了,但他卻不會承認是自己的問題,只是斥責眾將作戰不力,下令于仲文和楊義臣各率十萬大軍南下,士兵每人攜帶三十天干糧,要求全軍在八月底之前結束東征。
之前拖拖拉拉幾個月,現在卻要在一個半月內結束東征,還有長達七百里的距離,全部都是連綿大山,還有鴨淥水和清川水阻隔。
但軍令如山,士兵們只得每人背著三十斤糧食,披著沉重的盔甲,扛著更加沉重的長矛,二十萬大軍只能艱難地向南行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