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賺錢了
“謝謝,這段時間麻煩師兄操心了。”
常浩南簡單道了個謝,把兩張軟盤收到包里。
“哪里的話。”
方振趕緊擺了擺手,他以前也基本沒有作為大師兄的架子,更別提在這位妖孽面前了:
“要是沒有師弟你,我的畢業論文估計還沒著落呢,哪能像現在這么輕松……”
說到后面更是帶上了不少感激的語氣。
這完全是真心的。
之前和姚夢娜負責給新舟60做機翼振顫分析的時候,方振就帶著課題組走進了死胡同,要不是因為常浩南奇跡般的救場,恐怕只能按照原來的路線草草結題。
以他們當時的研究情況,只能算是基于已有的成熟技術和理論進行應用層面的研究,創新性幾乎為0,養幾個碩士畢業倒是問題不大,但明顯達不到博士的培養要求。
而現在,雖然非線性顫振條件下的廣義氣動彈性方程這個核心技術是常浩南做出來的,并且已經被杜義山點了名要求暫時不能公開發表,但是這就相當于在科研道路上開辟出了一個新的方向,在附近隨便整點邊角料,再換個應用領域搞搞學科交叉,就足夠弄一篇博士畢業論文出來了。
實際上,要真論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倒是未必比之前更大。
這就是領域開創者所能吃到的紅利。
有些在偏理論方面取得這類突破的年輕導師,甚至能靠著自己的一個成果,在幾年之內給手下的博士兜底,讓他們可以準時準點畢業走人。
讀過博士的人都知道這是多大的吸引力。
于是就很容易形成虹吸效應,把幾批最好的學生吸引過來,從而帶飛一個課題組。
當然,常浩南現在還沒混到導師,杜義山更是飛了大半輩子已經在考慮降落了。
所以前者
專利賺錢了
“唉……”
看著一老一少二人離開的背影,方振怔怔地嘆了口氣:
“想想去年師弟剛進組的時候,還是我親自幫他收拾好的位置,結果這還不到一年時間,人家已經混到獨立辦公室了,而我博士甚至還沒畢業……”
“往好的地方想想,他博士甚至還沒入學。”
夏天拍了拍方振的肩膀,也看著門口的方向回答道。
“……”
聽到這句話的方振更郁悶了:
“我就當你剛剛是在安慰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