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東萊開總結會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過造一架通訊中繼機,來解決當前通信衛星數量不足的情況下,600公里距離以外的數據傳輸問題。
之前和羅匯川聊天的時候,他也提起來過,這些年航空兵部隊之所以很少往南海深處飛,除了飛機航程所限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飛遠了之后很難和瓊省的基地取得聯系。
說明這種需求還是存在的。
而且不僅是軍用,在面對一些重大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時,這類裝備也能提供應急通訊支援。
只不過專門造幾架飛機的成本太高且效果有限,所以沒能成型。
但現在想想,要是放棄固定翼平臺,轉而采用飛艇的話,似乎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他們是要研究一個叫平流層準零風層的東西,高度大概是……22k到28k,在這個范圍附近正好是東西風發生轉換,南北風分量也很小,能以較小的能源和動力代價實現飛行器的區域駐留或軌跡規劃。”
“比如我們現在設計的這個飛艇,在有零風層的季節,載荷能力大概是沒有零風層季節的16倍到25倍。”
十分令人心動的數據。
雖然在上面部署一個雷達可能還比較困難,但如果只是做通訊中繼的話,應該是足夠了。
“也就是說,這個零風層的出現是季節性的?”
常浩南挑了挑眉。
如果是這樣的話,情況倒是會變得有些復雜。
工程人員還是比較喜歡穩定的現象。
“這就是他們準備研究的內容了,目前可以確定在瓊省附近,北緯10°左右的區域內存在一個從5月末到9月初的穩定零風層,平均風速不超過5s,這個數據也是我做飛艇設計時候采用的標準,至于更具體的理論部分,他們倒是跟我說過什么厄爾尼諾—南方濤動之類的東西,但實話說我完全沒懂,你要是感興趣,我可以把那邊的聯系方式給你。”
(請)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
“我有……”
其實剛剛常浩南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