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
在剛好用掉打印機紙盒里面最后一張紙的時候,常浩南總算把之前腦子里面似有若無的思緒給抓在了手中。
當把一切在紙上整理完畢的時候,回過頭去看,他才發現這一切竟然是如此顯而易見。
其中絕大部分內容,實際上都是前人已經做過,甚至在課本上停留了幾十上百年的知識。
非常幸運,最后是由他找到了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當然,如果從純數學的角度來講,漏洞還是比較多。
甚至當做論文發表到數學領域的期刊上,都未必能通過。
因為其中加入了不少來自他本人的經驗總結甚至干脆就是猜想。
但這不重要。
對于數學領域而,一切成果務求嚴謹,一篇學術論文在評審過程中,很可能在還沒有涉及到論文主題的理論框架中就花上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然而對于計算機領域,尤其是90年代的計算機領域來說,幾個月時間幾乎相當于從史前發展到現代,怎么可能等著你慢慢評審。
所以先把并不成熟的思路應用起來,再慢慢進行完善的情況并不少見。
至于萬一在應用過程中發現了問題怎么辦……
那豈不是更好?
程序嘛,本來就是由屎山和bug構成的,發現了問題就修唄。
修的過程中沒準還能取得點新的突破。
某a站就是由于這種情況才建立并發展起來的。
說到底,常浩南目前所在的畢竟還是應用科學,而非基礎科學的領域。
他這次取得的成果,如果能得到充分擴展的話,幾乎足夠把工程計算領域帶入一個新的世界了。
驟然放松下來之后,一陣困倦感猛然襲來。
就算之前已經“儲存”過一段時間的睡眠,但這段時間的連軸轉,疊加剛剛的這一個通宵,還是讓他進入了虛弱狀態。
正常情況下,他應該去睡一覺,等到休息好之后再繼續后面的工作。
但常浩南不一樣。
既然已經有了形成閉環的思路,那便意味著……
可以開掛。
于是他打開系統面板。
然后,瞬間捕捉到了其中出現的變化……
科研點數:
1000
理論水平:
lv3(
8800100000)
工程經驗:
lv2(
400010000)
管理能力:
lv2(
300010000)
綜合能力:
lv2
正在進展的項目:
0
可以開展的項目:
2
已經卡在lv2長達一年時間的理論水平,就這樣在一個晚上,不知不覺的升級了。
而且升級之后,還維持著8800點經驗。
也就是說,剛剛的一輪頭腦風暴,直接帶來了高達一萬點的理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