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戰,不只是干擾
    8月中旬另外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就是1997級研究生正式入學了。
    作為其中特殊而又普通的一份子,盡管早已經沒人把常浩南當成一個正常的博士生來對待,但該走的流程總歸要走。
    所以,他還是得到學校去報到并注冊學籍。
    好在學校對研究生,尤其博士生的管理辦法本身就和本科生有巨大的不同,所以對于常浩南這樣勢必不會按照正常培養方案走的人來說,倒是省了不少麻煩。
    例如,他比其它同學稍晚了幾天才到學院的研究生科注冊學籍。
    這個年代又沒有學信網和在線檔案,所以早幾天晚幾天根本無所謂。
    而就在這天常浩南正要走進研究生科的時候,卻非常碰巧地遇到了從唐林天辦公室推門而出的兩個老熟人。
    科學院計算所的李杰和徐洋。
    在torchultiphysics軟件開發完成之后,考慮到后者畢竟是今年三月份就被從原單位借出來,此后一直在外面奔波,因此常浩南便也沒有給她分配新的任務,直接讓后者回到了計算所。
    結果這才三周沒見,竟然又在自家學校遇到了。
    真是緣分。
    “小常?”
    親自送客人出來的唐林天首先注意到了走廊另外一邊的常浩南。
    隨即另外兩個人也看向了這邊。
    “常工?”
    “浩南同志。”
    李杰頓時露出一個笑容,快步走到常浩南面前。
    后者也主動和對方握了握手:
    “李院士,好久不見。”
    實際上兩人之間此前的見面次數不算很多,主要交集就在于軟件剛剛開始設計的那段時間而已。
    這個時候,唐林天也緊跟在后面走了過來:
    “小常,今天過來行政樓,是有什么要我幫忙的事情?”
    自從上次那個壓氣機研究中心通過審批并且已經開始建設之后,唐林天巴不得常浩南每天都有事情過來找他。
    要知道,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青華大學、冰城工業大學和浙省大學幾乎馬上就找到了他,表示希望能夠以參與者的身份“共建”這個研究中心。
    當然,由此而獲得的成果,自然也會分享出來一份。
    更重要的是,那個之前始終披著一層神秘面紗的、由幾所國內頂尖學校組成的聯盟,也終于向京航大學伸出了橄欖枝。
    如此立竿見影的效果,要是能多來幾次,唐林天覺得自己應該很快就能走上人生巔峰了。
    只不過望眼欲穿了很多天,卻始終見不著常浩南的人。
    結果今天可謂是開門見喜,自然讓他興奮得不行。
    不過唐林天的望眼欲穿并沒有得到對等的回應。
    “我……來新生報到。”
    常浩南如實回答道。
    這個絲毫不帶感情的回答讓現場的氣氛一度有些尷尬,甚至有點舔狗追女神而不得的既視感。
    就連徐洋都忍不住扶額搖頭。
    而剛剛滿臉希冀的唐林天更是只能尷尬地摸摸自己的鬢角:
    “哦對,你博士才剛剛入學來著……”
    實在不是他記性不好,就常浩南最近這幾個月干出來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情,正常人誰能尋思出來他才是個剛拿到學士學位幾個月的小年輕?
    最后還是李杰開口,打破了這段足以讓唐林天下半輩子難忘的場面:
    “對了,浩南同志,徐研究員這次也有事想來找你。”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