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
    歐洲市場的事情畢竟是長遠計劃,常浩南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把手頭的幾個項目處理好。
    好在對于現今的他來說,幫助梁紹修完成空警200的總體設計已經算不得什么特別困難的事情。
    雖然空警200正式立項才不到一個月,但對于這架飛機的氣動和結構設計其實在之前常浩南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
    “梁工也別太妄自菲薄?!?
    常浩南回過頭,示意對方可以開始打包數據文件,同時安慰道:
    “搞工程嘛,還是突出一個循序漸進,你們有了這次的經驗,以后再做其他項目的時候就會熟練起來,182廠設計室以前畢竟只是個負責仿制型號的小單位,現在能逐步承擔起設計任務來,已經是很快的進步速度了。”
    梁紹修坐到電腦前面,開始處理儲存好的工程文件,然后嘆了口氣:
    “還是有些惶恐啊……”
    “眼看著其它兄弟單位一個個都進步神速,三代機、客機、直升機搞得風生水起,就連以前一直跟我們難兄難弟的貴航,最近都拿出來了一個新型號教練機,前幾天我們廠有同志去筑城出差,聽說他們連前機身都快要造出來了。”
    常浩南本來沒想說貴航那個教練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自己的手筆,但是聽到最后一句話的時候還是幾乎下意識地開口:
    “他們進度這么快?”
    要知道孫惠中是上個月才回去的。
    他當然知道,上一世,貴航在生產ftc2000g的過程中也創造了速度記錄——從設計到首飛9個月、從開工到首飛4個月。
    幾乎是在公眾號上每天直播原型機生產進度。
    但是真正直觀感受到的時候,還是相當震撼的。
    這可是個新飛機。
    而且那是貴航啊,云馬廠。
    全國航空系統里條件最差的地方了。
    一個月能到前機身快下線的進度,說一聲奇跡不過分。
    “確實是很快……”
    梁紹修剛說了半句話才反應過來:
    “等等,常工您也知道這個教練機項目?”
    “呃……”
    這個問題讓常浩南一時語塞:
    “不如說這個型號是我牽頭交給他們搞的,名義上是十號工程的技術驗證和項目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