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他并不知道常浩南在航空工業總公司重組的過程中,有著實打實的話語權。
所以心中還在進行著激烈的天人交戰。
常浩南的官面身份是火炬集團總經理、973項目專家咨詢組成員,以及渦扇10的總設計師。
并不是鎬發集團的直屬上級。
如果真出了什么問題,背鍋的絕對不可能是常浩南。
但從過去這段時間的經驗來看,對方堪稱行業百曉生,進入哪個行業就能盤活哪個行業。
“就算是這樣……錢的問題……”
尹興建心中的天平正在平衡位置附近左右橫跳,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傾向于做出何種選擇。
這個時候,任炳達恰到好處地加上了自己手里的最后一顆籌碼:
“資金問題其實不用擔心,原本計劃用在國產化渦扇9的外匯配額,現在最多只需要再動用一小部分安撫一下羅羅那邊就行了。”
“剩下的錢,再稍微加上一點,應該就足夠完成我這個計劃。”
這樣自信且果斷的表態反而把尹興建搞得愣了一下:
“羅羅哪怕不獅子大開口,他們在發動機領域的要價也是很高的,更何況你還想要技術轉讓,恐怕得是個天文數字啊……”
任炳達搖搖頭:
“常總人家之前就考慮過咱們集團的承受能力問題,所以特地劃定了這次的目標范圍,我這兩天從他們的產品序列里面選中了一個不太起眼、難度不高,但正好又是咱們國家空白的型號。”
“250發動機,分為渦軸和渦槳兩個系列,根據不同型號,輸出功率從184kw到331kw不等,原本其實是艾利遜公司的型號,被收購之后變成了羅羅的產品。”
顯然,他在來之前已經做過了不少功課:
“最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羅羅已經把這個型號授權給了不少國家進行生產,所以技術壁壘相對比較低。”
(請)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
事已至此,尹興建倒也沒了繼續反對下去的理由,只是囑咐任炳達一定要控制好風險,絕對不能再出現渦扇9這種引進之后拖了快30年還沒完成國產化的情況。
……
幾天之后,西羅公司的兩名英方主管喬治·布林和亞當·惠特爾終于接到回函,邀請他們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