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裝備工業司畢竟只是在籌建,而且還是咱們科工委自家人在籌建,所以,這個部門到最后能抓住多少職權,還需要下個月開會的過程中進行博弈?!?
(請)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
“具體的結果,老實說,我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光有一份目錄名單還不夠,最好是能按照重要性和優先級進行一個排序,或者至少是分類,這樣我們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也好有的放矢,不至于把要緊的部分給扔了?!?
“這其中,大面上的東西,我已經讓科工委辦公廳去和現在的機械工業部對接了,不過裝備工業司成立之后最優先和核心的任務還是模鍛壓機,所以,你最好能列一個你需要的企業和機構名單,到時候我們按照最高優先級來處理?!?
常浩南頓時明悟。
不過,大會層面上的博弈,暫時還不是他能直接插手的。
因此只好鄭重回答道:
“這方面,顏教授他們應該了解得更多些,我后天開會的時候落實一下,盡快把結果交給您?!?
正如同沒有國家計劃委員會和軍事工業委員會的馬卡洛夫廠長無法完成瓦良格號一樣,失去了機械工業部的統一管理之后,對于很多大型裝備項目的影響都會是致命的。
而裝備工業司,就是常浩南力圖降低這一影響的重要工具。
并且,站在未來人的角度看,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國防工業與民用工業之間的聯系已經越來越深。
單純負責軍工職能的國防科工委也會改組為負責面更廣的工業與信息化部。
實際上,就是繼承了原來機械工業部、冶金工業部和信息產業部的職能。
然而在上一世,工信部成立時,機械工業部已經取消十年之久。
老的人員班底、組織架構乃至檔案和文件都已經失散殆盡。
導致工信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能發揮“信”這部分作用,而跟“工”有關的職能則長期缺位。
也成為華夏機械制造業長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現在,如果能以裝備工業司的名義給機械工業部保留一些火種,那么等到科工委改組為工信部時,就完全無需重啟爐灶。
甚至能順理成章地恢復原來機械工業部的職能權限。
當然,這盤大棋,常浩南不可能跟任何人直接提起——
總不好告訴丁高恒說“再過十年伱的國防科工委就沒了”。
所以,只能通過迂回的方式來實現目的。
“對了,還有一件事。”
丁高恒本來已經準備再說幾句就結束這次對話了,但幾番糾結之后,還是決定開口:
“小常,你覺得蘭新志同志的能力怎么樣?”
這個有點跳脫的問題讓常浩南一時間有些沒反應過來:
“蘭秘書……接觸的次數不算多,不過我印象里辦事很干脆,能力應該還可以。”
“嗯……”
這個評價顯然不能完全視為正面,只能算是一個禮節性的、不會出錯的內容。
因此丁高恒沉吟片刻后,抬起頭繼續道:
“我這段時間會讓蘭秘書專門負責跟你對接一些項目上的事情,你對他的表現留意一下,到時候給我一個更準確一些的評價?!?
說完之后可能是怕常浩南老好人屬性發作,又緊接著強調了一句:
“這件事情很嚴肅,而且你知我知,所以有什么說什么就好,而且……不需要你客觀?!?
話都已經到了這個份上,常浩南也意識到了這是要來真的。
“這個意思是……組織關系摸底?”
丁高恒這次猶豫了一下,不過最后還是挑明了意思:
“如果你覺得他能力過關,跟他配合也感覺舒服的話,我準備讓他去管裝備工業司。”
“……”
常浩南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