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是炮戰!
上級會有這方面的顧慮,其實也很正常。
實際上,陸基部署的無源定位雷達,本身倒不見得是個多高大上的產品。
像是706“伏爾加河”預警雷達就有被動探測功能,甚至都可以算是接近貨架產品的型號了。
但過去這類東西普遍功能都是提供彈道導彈的中段預警,反隱身也好反輻射也好,都只能說是捎帶手的功能。
不光軟件系統不會朝著這個方向優化,硬件上也沒考慮過相應的戰術戰法。
所以為了保證探測距離,延長己方核反擊的反應時間,普遍都是一個雷達天線就是一棟樓甚至一面山坡那樣的永久式部署。
而華夏這邊過去同樣研究過類似的預警設備,體量也基本類似。
這種大小的東西,想要“偷”運到另一個國家,中間還要跨越
現代戰爭是炮戰!
在這種背景下,多部署一部可控的友方信號源基本上是百利無一害的事情。
“那我知道了……”
丁高恒用“原來如此”的語氣回答道。
其實根據常浩南對他的了解,電話溝通這一步,到此也就該結束了
但今天,丁高恒似乎格外有興致:
“還有啊,小常,我記得你前兩天說過,除了要探測到隱身目標之外,還可以直接把對方給打下來?”
“呃……至少可以嘗試一下。”
常浩南自然是有這個想法的,但是隱身戰機如今還從未破功,他這套東西更是連試驗都還沒做過,肯定不好把話說的太死:
“我在這幾年的工作里面,發現有很多人,甚至是航空工業系統內的同志,對于隱身飛機存在神化現象,乃至畏難心理。實際上,我們的對手在很多時候也是這么想的,這甚至已經成了他們戰略威嚇的一部分。”
“如果能趁著這次機會,在他們對反隱身手段提高警惕之前取得一些擊落,或者哪怕是擊傷的戰果,我想對于我們整個社會的觀感和信心來說,都會是一次巨大的正面激勵。”
丁高恒好像是被常浩南這套義正詞嚴的說法給驚到了,隔了有差不多半分鐘才回話:
“但是,遠程警戒雷達的電磁波性質就決定,無論是信號精度還是數據更新頻率,都不太可能支持防空武器進行末端攻擊,如果真想實現擊落的話,總歸需要一種硬殺傷的手段才行。”
“還是說你準備把航天技術研究院開發的那種新型導彈也一并偷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