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艦載機,無非也就是俄國人的蘇33,而現在我們自己這邊,殲11b的
關于艦載機的規劃
到雙座型號的殲15s時,在血統上已經更加貼近殲16(蘇33并無串列雙座型號)。
不過,這都是之前的事情了。
如今,常浩南自然早已經有了打算:
“如果拖回來的是一艘馬上就能投入使用的完整航母,那確實不可能在幾個月時間里就拿出一種完善程度很高的艦載機,但是我年前聽老吳聊起來過瓦良格號的情況,那艘船目前的完工度只有60,而且里面的鍋爐和蒸汽輪機還還被拆掉了,哪怕把尼古拉耶夫船廠的技術人員和技術資料全弄過來,沒個年也很難完工?!?
他的語氣十分篤定,端起杯子喝了口水之后方又繼續道:
“至于海軍那邊沒有操作經驗的問題,一方面,我之前讓老吳密切關注尼特卡航母訓練基地的情況,他已經跟二毛那邊的管理人員打好了關系,雖然固定設施搬不走,但是設計圖紙和資料可以買回來,而且二毛海軍只有幾艘小船,根本沒有海軍航空兵的發揮空間,基地里面的那些教官也可以通過友誼計劃引進到國內,幫助咱們進行訓練。”
“另一方面,我之前在幫貴航集團設計殲教9的時候,就考慮了可能會上艦的情況,所以特地給后機身和起落架留出了足夠的強度余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擬艦面調度作業,讓海軍對艦載機操作有一個大致的概念,通過陸基模擬發現問題之后,再去優化到正式的艦載機型號上面去?!?
“這樣雙管齊下,造軍艦的這年時間……足夠迭代出幾個版本的技術驗證機了?!?
“另外就是我的本行,航發這塊,艦載機的航發需要額外提升耐鹽霧能力,這個只要在風扇和壓氣機葉片上應用新的涂層就好,之前換回來的離子鍍產線已經投產了,這方面的問題不大,再有就是觸艦復飛的時候,可能得有一個比加力推力更大的應急推力,這個倒是需要修改一下加力燃燒室的參數……”
“……”
“既然你這么說,我就放心了。”
丁高恒一邊奮筆疾書一邊點了點頭。
“其實要我說,最好是能有一種裝備雙中推的中型戰斗機作為艦載機,就像是米格29k還有f18那樣,不過咱們的家底畢竟還薄,實在是伺候不起三個型號的三代機同時服役,這個就只能等到以后研發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