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系統的同志還是比較信任我的,而且也能感覺的出來,西氣東輸完全按照市場化運作,給他們帶來的壓力也很大。”
“誒……他們的壓力大一些才好嘛。”
都是自己人之間說話,唐林天幾乎是脫口而出,但估計是又覺得這話好像不太對,所以趕緊又找補了一句:
“我是說,壓力就是動力……”
“……”
(請)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
一番談笑過后,唐林天突然正色道:
“常教授,其實最近不止你,我們學校還有另外幾個課題組也接到了跟西氣東輸項目有關的研究課題,只不過,都不是華夏石油直接資助的。”
“我在想,對于這樣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你們幾個項目之間肯定也有聯系,或許可以相互協調合作一下?”
常浩南沒有插話,只是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像這位孟震遠,孟副教授,他的課題就是從國家航天局那邊接到的。”
“嗯?”
順著唐林天示意的方向,常浩南才注意到,會議室一個不太起眼的位置上,竟然還坐著另一個看上去很年輕的人。
聽到自己的名字之后,那人方才起身,來到常浩南旁邊的位置上。
“常教授您好,我是孟震遠,宇航學院的。”
跟自己的名字完全相反,孟震遠說話聲音不大,甚至給人有點內向的感覺。
對于這個人,常浩南并沒有什么印象。
京航既然特地從“京城航空學院”改名叫做“航空航天大學”,那肯定是既有航空也有航天。
但無論上一世還是這一世,他都沒怎么關注過另一邊。
實際上,在千禧年這會,京航的航天專業存在感也并不是特別強。
不過后來有位京航宇航學院的教授成為了航天員火遍全國,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震遠啊,你給常教授介紹一下你的課題情況吧。”
常浩南雖然才任教半年,但他的名字在京航內絕對算得上是如雷貫耳。
如果唐林天所說的合作真能實現,那從中牽頭的不可能是別人。
所以,這個合作的可行與否,也肯定得交給常浩南來判斷。
“好。”
孟震遠直接切入了正題:
“其實按照原來的計劃,西氣東輸工程應該要再過兩年才正式啟動,但因為入世談判中涉及到了相關開放條款,所以才有所提前。”
“但這樣一來,之前對整個管道工程沿線的勘測計劃,就不能滿足要求了,為了提高效率,上級單位除了派出兩架遙感飛機參與航空遙感之外,還從去年開始,就計劃提前發射資源二號01和02兩顆遙感衛星。”
“在資源二號01星上面,搭載了一部去年末專門從法國進口的高光譜數字成像儀,有244個光譜波段,能夠提供10米精度的空間分辨率和75n的光譜分辨率,硬件性能相當先進。”
“但這是我國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