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送什么樣的詩,才能既符合對方的身份地位,又能表達自己的敬意,同時還不能顯得過于諂媚或別有用意呢?
林旭在腦海中,篩選著前世那些浩如煙海的詩詞。
他需要一首,能夠體現風骨、氣節,或者表達憂國憂民情懷,同時又不能太過張揚的詩。
思來想去,林旭也沒想到合適的,他索性也不再想,到時候去了相府再說吧,反正自己腦子里有那么多文學大家的名作,要挑一首送給崔廉,也不是什么問題。
第三天,便是與崔廉約定的日子。
林旭特意找出自己最好的一件青色細棉布長衫,雖然料子普通,但漿洗得干干凈凈,沒有一絲褶皺。
他仔細束好頭發,整個人顯得清爽而精神。
對著銅鏡照了照,嗯,雖然還帶著幾分青澀,但“方旭”這個飽讀詩書、略帶風骨的形象,算是立住了。
臨出門前,他又找來一個小陶壺裝了些自己釀造的烈酒,小心翼翼的放入袖中,這才邁步向外走去。
按照崔廉給的地址,林旭一路尋訪。
越走,他心里越是有些嘀咕。
這崔相府邸的位置,似乎。。。。。。有些偏僻啊。
而且周圍的宅院,也漸漸從高門大戶,變成了相對普通的民居。
終于,他在一條略顯狹窄的巷弄深處,找到了目的地。
抬頭望去。
沒有想象中的朱漆大門,沒有威武的石獅,甚至連“相府”的匾額,都顯得有些陳舊,只是簡單地寫著“崔宅”二字。
整個宅院的規模,比起林煜那座占地廣闊、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的侍郎府,簡直是天差地別。
目測之下,恐怕連林府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墻體雖然整潔,但看得出有些年頭了,磚石縫隙間,甚至能看到些許青苔。
門口站著的兩個門子,也只是穿著普通的青衣小帽,神情平和,并不像其他高。官府邸門前那般氣勢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