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盡忠做慣了老好人,并不想力排眾議搞一刀切。
但有黃甬民提前立了牌坊,他也不好反對,否則就成了不顧老百姓死活的罪人。
思前想后,王盡忠繼續(xù)玩起了中庸之道。
“黃縣長的表態(tài)非常值得肯定,周墨同志的方案我也是認(rèn)可的。”
“不過僅僅靠開源節(jié)流還是不夠的,江主任的方案也有一定可取之處。”
“我覺得不妨二者結(jié)合一下,在開源節(jié)流的同時,也可以抵押土地爭取貸款,多爭取一些資金總歸是好的。”
“這樣既不會削減福利太狠,導(dǎo)致同志們鬧情緒,也能保證擁有充足的資金解決棉紡廠的問題。”
縣委書記的表態(tài),算是照顧到了兩大派系的利益,誰也挑不出毛病。
杜洪量望風(fēng)使舵,第一個舉手倒戈:“王書記、黃縣長都表態(tài)了,那我也做個表率。”
“我是常務(wù)副縣長,全縣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也有責(zé)任,我捐一年半的工資。”
此話一出,再度震驚全場。
在眾人眼里,杜洪量成了不慕名利的功臣。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這點工資算個啥?
拿出來充個場面,比趴在賬戶里不動有價值多了。
班子前三位都表態(tài)了,其他人只能跟進表態(tài)。
每個人的捐款都不低于一年的工資,不然就會落下口實。
會后。
江德林狠狠瞪了周墨一眼,一聲不吭扭頭就走。
心想姓周的狗崽子一句話,自己就被迫捐出去一年工資。
本來清水衙門就沒油水,這下更是雪上加霜。
等著吧,老子絕對不會讓你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