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顧敏雖然是格格,有自己一個單獨的小院落,不過,并沒有資格有獨立的小廚房。
兩餐也好,糕點零嘴也好,每天都由大廚房的人來進行分配,雖說格格的份例里,每天都會有羊肉或者牛肉,雞肉或者鴨肉的。
但是是肯定是哪個院落提早去的,能拿到完整的羊肉和牛肉。
去得晚了的,人家給你牛肉丁也可以,牛肉絲也可以,至于牛肉粉絲包子都成,反正只說份例有牛羊,又沒說得整只牛羊的,誰叫你去得晚的,想吃好的,行啊,來得早排隊呀。
當然了,倘若你想開個小灶,也行,用銀子就成。
顧敏娘家銀子倒是有,她每個月的月銀也不少,只不過,人的貪欲哪里是這么容易填滿的,有了一次,便會有第二次。
再加上四福晉對于府里的管控還是挺嚴厲的,所以顧敏倒是從來沒用銀子開過小灶。
為了大冬天的能吃口熱呼的,顧敏也是想了好些法子。
比方說讓自己底下的婆子做了一個簡易的煤爐。
這年頭煤餅難尋,可是你有用不完的柴火啊!!
有了古代版的煤爐,自己開個小灶完全就不是問題。
更何況,顧敏也不是要炒菜,只不過是想熱些菜罷了,所以,小煤爐完全夠用。
葫蘆從陶瓦罐里挖了勺生姜紅棗紅糖膏,用熱水泡開,沖了一小碗端到了顧敏的手里。
顧敏吹一口喝一口的用了一碗下去,身體頓時熱呼了起來,然后又往嘴里塞了幾塊糕點,便急急的帶著葫蘆去了四福晉的院落進行每日必修課,請安問好……
顧敏進府一年多了,可才見過四爺兩三次面。
為啥說是兩三次呢?
第一次是見了個側面,自己從花園路過,有人說那是四爺,自己趕緊行禮問安,剛抬頭,四爺便擦身而過,就看了個側臉……
第二次是去年四爺生辰,一大幫女眷為他慶生,算是真真正正的認清了四爺的臉,一個清瘦的男子。
說不上好看,至于離帥啊,酷啊,暖男啊,小鮮肉距離更加遙遠,倘若你不說明,丟大街,那就是一個書生路人甲……
至于帝王或者皇子的王八之氣,更加沒哪里看出來,說話也清清冷冷。
整個晚餐,他老人家就說了三句話,“大家起來吧”,“起筷”,“福晉,我先去書房了”……
第三次則是過年的時候,他帶著福晉,側福晉李氏進宮里,她在宋氏的帶領下,恭送三人和小阿哥們離府。
除此之外,再也木有見過四爺了。
她倒是不急,她十四歲小選入的宮,當了宮女子,在宮里待了兩年,進得四爺府,也算是“高齡”了(葫蘆語),現在,又浪費了一年。
你說再過個一年半載的,也承不了寵,你說人老色衰的,估計就只能在四爺府養老的份了(葫蘆語)。
顧敏:這葫蘆才是穿越的吧?而且穿越前在聯合國哪兒工作的吧??
葫蘆在顧敏耳邊嘮叨了一年了,見顧敏還是我行我素,不去爭寵的,也沒法子。
她當初被安排進了顧格格這里,就和顧格格是同條繩上的螞蚱,她很清楚。
哪怕去投了別人的陣營,也未必能被別人看成是心腹。
還不如安安穩穩的在顧氏身后侍候,怎么著也有份香火情。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