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申時,終于忙碌完午餐。下人們也陸續領飯離開。
張廚娘長舒一口氣,把帽子摘下掛在門后鐵鉤上,招呼還忙著收拾屋內外一片狼藉的蘇蓉:“丫頭,進屋來吃飯!吃完飯,再收拾那些。”
蘇蓉餓得頭昏眼花,努力在掙命。聞,毫不耽擱地放下掃帚撮箕,走進廚房。
只見張廚娘在屋角落的小圓桌上,擺了三盤菜,兩碗飯,樂呵呵地遞給她一雙木筷。
“丫頭,還適應吧?來,趕緊吃飯!咱們只有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等下該準備晚飯了。”
蘇蓉心道有錢人家是不同,一天三頓。下人跟著沾光,能吃得飽飽的。之前勞碌,覺得沒白干活。
謝過張廚娘,接過筷子坐下。等張廚娘夾了第一筷子菜后,才跟著動筷。
桌上一盤木耳肉絲,一盤青菜,一碗酸菜粉絲湯。
伙食不錯。果然餓誰不會餓廚子。她這個雜工跟著沾光。
張廚娘冷眼旁觀,對蘇蓉的餐桌禮儀挺滿意。
知道敬老敬長;吃飯文雅。不像另外一個丫頭,八百年沒吃過飯似,風卷殘云時發出唏哩呼嚕響聲。好像在跟她搶!
新來這洗菜娘,順眼極了。
食不寢不語,一頓飯默默吃完,蘇蓉主動收拾善后。
“我先回屋歇歇。”
張廚娘扶著老腰,好心提醒蘇蓉一句。
“你趁現在有功夫,把自己床收拾了,晚上好睡。不然晚飯后,主子們可能會點夜宵,沒時間讓你多休息。”
“是,多謝張嬸子提醒。”
蘇蓉大概了解這洗菜娘的工作強度。
用不死人,往死里用。果然天下就沒有白吃的午餐。
好在她以后至少不用住廢屋了。晚上睡覺,也不用擔心妖魔鬼怪摸上門。
時間一晃半個月。
蘇蓉基本適應現在的洗菜娘生活。她的到來,大大減輕張廚娘的勞動強度。加上她非常有眉眼高低,把自己擺在不爭不搶的聽話位置,張廚娘很是喜歡她。
空閑時,也愛和她嘮嗑,提點她鄧宅的人情世故。
鄧教諭是個古板嚴肅的性子,對琛哥兒嚴厲,對下人卻很和藹。
劉夫人作為正室夫人,掌管后宅。雖沒有妾室陶姨娘受鄧教諭喜歡,鄧教諭講究規矩,陶姨娘也不敢明面舞到劉夫人面前。
至于那個通房石婉,原本是劉夫人的陪嫁。年齡比劉夫人還大上兩歲,幾乎默默無聞。每天照舊如從前,小心侍奉劉夫人。
她這樣的身份,常被下人們在背后嘲笑。
蘇蓉聽著暗想,原以為妾室子憑母貴,現在看,還是劉夫人手段稍高。只要鄧教諭當著這學官,便不敢明目張膽寵妾滅妻。
鄧琛經常晚間使人來廚房要宵夜。陶姨娘偶爾為之,還會打賞廚房幾個小錢。劉夫人只會在鄧教諭去自己屋里時,加酒菜。
這么一說,鄧宅后院還是挺平靜的?想象中的水深火熱,并沒有出現。
張廚娘繁忙之中,記著一本賬。
每天周管事帶人采購新鮮菜蔬肉類多少,莊子送來多少,廚房用掉多少,剩余多少,她都得有個記錄。一個月完結,再去和周管事對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