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噸原料可以生產1.6噸生物飼料,7000噸原料的話,便可以生產一萬一千多噸飼料。而一頭母豬一年消耗的飼料不過1.2噸左右,800頭也不過一千多噸!”
或許是擔心這樣無法說服周揚,顧寧再次說道:“周揚同志,我再給你算一筆賬,一頭母豬一年可以產兩次崽,一次就按照10頭小豬仔計算,即20頭豬仔。”
“眼下,一頭小豬仔的正常價為10塊錢左右,20頭就是200元的利潤。800頭母豬,不算附加值的話,一年就是16萬左右的利潤。”
“顧教授所說的附加值指的是?”
“村里有自己的養豬場,這些小豬仔完全可以自己養大賣錢,這樣省了買小豬仔的錢,直接提升了養豬的效益!”顧寧道。
“嗯,顧教授你成功說服了我,就按照你們的想法來做吧!”周揚道。
“謝謝支持!”
這時周揚突然想起前天王平找他說起的那件事情,隨即對著秦學義說道:“秦老師,我有件事兒想請教一下你!”
“請教不敢當,有啥事兒你盡管說!”
“是這樣的,縣里不是又要去牧區收購牛羊騾馬了,王支書他們拿不定主意要不要也買一批回來,你們畢竟是這方面的專家,就咱村里的情況,你覺得用不用湊這個熱鬧?”周揚道。
秦學義想了想說道:“我的想法是沒這個必要!”
“理由呢?”
“不劃算!”
接著秦學義說道:“首先是養牛羊的產出比太小,相比于養豬,牛羊所需的飼料太多,且出欄的時間太長,養一頭牛羊都能養好幾頭豬了。”
“其次是村里的原料儲備太少,且飼料生產能力太弱,根本不足以支撐我們再去養活那么多的大牲口!”
聽到這話,周揚有些驚訝地說道:“不對啊,剛才顧教授不是說村里的原料有7000多噸,可以生產一萬一千多噸飼料,咋就能不夠用呢?”
秦學義笑著說道:“那你知道村里現在有多少牲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