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她們被帶到左側的閣樓上,樓上有四面,左右呈開放式,只有木欄,一邊靠近山體,另一邊,一眼忘去,可以看到遠處青幽幽高聳的山峰和紅彤彤低矮的樓房磚瓦。正對兩間房,房子全是木料結構,深棕色的顏色,讓人看著身心舒暢,窗戶是鏤空式,里面一層白色的亞麻窗紗,整個格局看上去,除了美觀,一點防盜措施都沒有,很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詩意,天寒夜雨不覺冷,青燈古屋氣自華,處處皆有故園事,欄墻空吾留真情。
兩邊房門口都貼著對聯,字跡鏗鏘有力,國不破家不亡青松立,人不窮志不短乃豪杰,橫批氣壯山河。
一路上早就知道陳大爺爺的厲害了,不僅書畫了得,詩詞歌賦也是樣樣行,據說四周的鄰居二十多戶,每家每戶都是陳大爺爺親筆書寫對聯。
只不過陳大爺爺如今已經是八十二歲的高齡,拿筆是不行了,陳大爺爺自己把手舉給她們看,蒼老枯朽的手指不停地微微顫動。震撼與從容,風骨與魅力從不因年齡的老去和身體的腐朽而失去光澤,反而經過時間的淬煉,更加煥發生機。
陳大爺爺便是如此,他笑起來,露出滿臉的皺紋和沒有牙齒的笑容,卻是那么從容,他八十歲高齡,卻像個孩童般,眼里都是滿滿的神采。
陳大爺爺安置好他們,聊了一會兒天,便下樓去和鄰居下棋去了。生活在這里,真不錯,林若初伸了一個懶腰感嘆。
確實不錯,來得時候不想來,走得時候不想走,尚秋媛應道。
夢雨看了看表,看來,今天是沒法回去了。
說著,電話已經撥了出去。
只不過電話撥了很久都沒撥出去。這里的信號特別差,用本地電話會好些,尚秋媛說道,拿出自己的手機給夢雨。
如尚秋媛所說,本地電話果然比較靠譜,一次便撥通了出去。
夢雨出了房門,進來時,一副神態自若的模樣。叔叔沒說你什么吧
夢雨攤攤手,我是沒事,他擔心的是你。我也沒事,林若初也學夢雨攤了攤手。
今天好好休息,明天你們再考察,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問陳爺爺。
可以,夢雨道。
因為沒打算在這里呆很久,所以只帶了一些簡單的洗漱用品。整理好后,一起下樓。
你們餓嗎尚秋媛問。
餓,林若初最先開口。
我也有一點,夢雨接著說。
你們有兩個選擇,第一,等小六回來做,第二,自己做。
林若初:小六在路上碰見那個
是的。
這是他家啊。
不是。
他是志愿者,每年都有幾個月在這里。
那他什么時候回來夢雨開了口。
這個,按我們的腳程算,差不多是他一來一回的時間。
......
最終,由夢雨操刀做飯,林若初和尚秋媛好奇的旁觀。
沒想到夢雨居然會做飯,還這么熟練。
林若初嘖嘖幾聲,她做的飯,她媽媽做的飯才叫好吃。
尚秋媛挑眉,雙臂環胸。
那你會做飯嗎
我會吃。
哈哈,尚秋媛噗一聲笑出聲,她伸出一只手,來,志同道合。
夕陽暮落,黃昏幽靜,不見鳥翩躚,只聞青木香。
坐在二樓閣樓,看著手機信號上顯示的一個大大的紅叉,再從鏤空的窗子中看到正在認真做記錄和查閱資料的夢雨,林若初覺得心情無比舒暢,鼻尖都能感受到清涼舒適的空氣,這種寧靜,很久都不曾有了。
你是林若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