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常年田地里勞作,也就格外顯老了。
家中有七八個孩子,方才跟在他身邊的是他家老大。
一家子就靠著給主子打理這個桃園過日子。
說起桃園來,老人變得健談起來。
不知道怎么就說到,今年這桃子雖然結(jié)果很多,只可惜大約因為是桃子好的緣故,也格外吸引鳥雀。
每年桃子快要成熟的時候,鳥雀們就紛至沓來。
趕都趕不走。
一個不注意,樹頂上那最紅味道最甜美的桃子,就被鳥雀給啄爛了。
往年莊子里到了桃子收獲的季節(jié),滿莊子的孩子白天都要守在桃園里,拿著竹竿趕鳥雀。
饒是如此,每年也有不少損失。
聽到這里,路蓁蓁想起,她前世雖然是社畜,也參加過幾次團(tuán)建的。
有一次,就是去桃園里采摘桃子。
記得那桃園的桃子,都是用紙袋把桃子套住。
這樣既能防止蟲子和鳥雀的禍害。
還能保證桃子外表。
倒是可以試一試。
只是這個年代,紙可是貴重的東西。
比桃子貴重,用紙來套袋,恐怕太過奢靡了。
回去后,問問傅知易,再問問莊子里的管事,看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這么想著,路蓁蓁慢慢的跟著往山上走。
多虧了侯府的伙食好,路蓁蓁走了這半天,除了出了身汗,別的也還好。
快到半山腰了,路蓁蓁也看到了那條小路。
見老漢拘謹(jǐn)?shù)臉幼樱簿妥屗厝チ耍厝ブ埃肿尪∠憬o抓了一把賞錢。
那老漢欣喜的給路蓁蓁磕了個頭,才握緊了賞錢,高高興興的回去了。
等老漢走遠(yuǎn)了,路蓁蓁才示意丁香:“快快快,看到那樹上的桃膠了沒?我們摘點(diǎn)桃膠回去,曬干了,到時候煮銀耳羹喝,最是養(yǎng)顏美容了。”
丁香是個最直的性子,路蓁蓁說什么,她就聽什么。
聽說要摘桃膠,取下背著的小籃子,就蹲在了桃樹下,開始采摘起來。
桃膠就是桃樹上受傷的地方,看上去疙疙瘩瘩的,分泌出的膠狀物。
呈現(xiàn)琥珀色。
有的地方就那么指甲蓋大小一點(diǎn)。
有的地方分泌的多,就一大坨一大坨的。
有的看上去干凈。
有的夾雜了不少雜質(zhì),看上去就臟兮兮的。
開始丁香就瞅著那大坨大坨的薅,后來還是路蓁蓁看到了,讓她盡量挑那些看起來干凈雜質(zhì)少的。
這樣回去漂洗的時候,也容易些。
兩個護(hù)院在后面看著,面面相覷。
也不知道是袖手旁觀的好,還是也跟著一起摘的好。
畢竟他們也沒見過這樣的后院女主子,這么點(diǎn)小事,跟莊子里的管事吩咐一聲,自然會有人來摘。
到時候回侯府的時候,保證會有上好的摘得干干凈凈的桃膠帶回去。
何必費(fèi)這個力氣?
路蓁蓁自然不知道兩個護(hù)院是這個想法,就是知道了也無所謂。
他們哪里知道,這種自己采摘的樂趣。
當(dāng)初做社畜的時候,偶爾有空,她就喜歡到這種采摘園里。
摘點(diǎn)蔬菜也好,或者摘葡萄,摘桃子也罷。
勞累半日,流點(diǎn)汗,最后收獲滿滿的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
此刻看到兩個護(hù)院左右為難的模樣,索性讓他們退遠(yuǎn)一點(diǎn)。
畢竟一會子摘桃膠,要在樹下鉆來鉆去的,被護(hù)院看到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