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怎么都沒想到,這是一個圈套。
白沁柔布了個局,等著他走進去......
總之,白沁柔的父親決定撤資,作為供貨商,他還終止向王家公司提供某些重要的生產原材料。
王家家主,也就是蕭聿辰的外公,直接去找了白沁柔的父親。
白父該喊他一聲叔叔的,這場會面選擇海城最高檔次的酒樓,還是白沁柔的父親做東。
王外公問白父,兩家算是世交,又有多年合作,為何說翻臉就翻臉了。
白父恭恭敬敬的敬酒,解釋說,自己也不想啊,主要是小女兒沁柔與聿辰的婚事破裂后,沁柔見他還與王家有生意往來,直接給他這個父親扣了個唯利是圖的高帽子。
他說自己這個人很簡單,只要是女兒開心的事,他一定會做,女兒不開心的事,他就一定不做。
所以與王家的生意,也只好暫時擱置了。
于情于理,似乎白父都無懈可擊。
剩下的就全是王家的問題了,王家的問題,也就是蕭聿辰的問題。
外公對聿辰從小就疼愛,畢竟,聿辰的媽媽小時候被抱走,換了個假千金留在他們身邊,一直養到長大成人,而聿辰的媽媽若木則在山里白白吃了那么多年的苦。
這份虧欠感一直延續到聿辰的身上。
但這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逐漸顯露出性格里的特立獨行。
再加上外公思想老派,年齡越大,性格越強勢,說一不二的,聿辰很不愿意聽,與外公關系漸漸遠了些。
蕭聿辰上大學的時候,還因為拒絕參加外公舉行的一個晚宴而跟外公吵過架,當時外公都跟人說好了,他年少成名的畫家大外孫會來,結果蕭聿辰厭煩阿諛奉承的應酬,直接在家睡覺也不去,把外公氣得高血壓都犯了。
他外公現在一說起他來,就嘆氣,說這孩子犟的很,原本是想培養他當繼承人的,結果和他爸爸一樣,性格孤傲,對于經商不屑一顧,就沉迷搞藝術。
而且是他們一家三口都只顧著搞藝術,搞得白家偌大集團,沒了繼承人,只能交給外人打理。
外公日漸衰老,這種遺憾之感隨著年齡的增長愈發強烈。
對于外孫突然惹出來的麻煩,也感到十分惱火。
王家外公和白父一吃晚飯,就撥通了大外孫蕭聿辰的電話,也不說別的,上來就是一句:“你如果還認我這個外公,就去跟白家姑娘履行婚約!”
先前蕭聿辰的母親就提醒過他,因此蕭聿辰對外公的警告,早有預料,也做好了準備。
他對外公說:“那是不是,只要我幫您度過了公司的難關,我就可以不和她結婚了?”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