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顧晚舟就帶著龐綏安進了房間。
龐綏安看了一眼。
屋子不大,也就他的書房一般大,擺放了五張床,中間用簾子隔開,顧晚舟的床邊有一張桌子,對著窗戶,光線最好。
小小的書桌上擺滿了書,每一本書都翻得卷了頁,看得出來這孩子已經將書翻了很多遍。
龐綏安隨意拿起一本書,隨意地翻了翻,覺得書上的字有些眼熟,他將書又重新合上,看了看封面,他又翻開幾本,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這是……”
“讓龐老笑話了。”顧晚舟已經拿著自己所做的文章來了,雙手奉上:“家中貧寒,買不起書,于是自己去書院的藏,將書一本本地抄錄出來。”
龐綏安看了就一面墻的書,這兒沒有百來本,也有七八十本,“這些都是?”
顧晚舟點頭:“都是。”
“不錯。”龐綏安很贊賞這種讀書的毅力。
讀書有毅力,才會有成就。
龐綏安隨意抽了幾本書,考校了一番顧晚舟,顧晚舟全部都對答如流,龐綏安又翻開顧晚舟寫的文章。
精妙是精妙,但是……
“你雖寫得精妙,但是這種文風在考場上,只會判為末等,而且你讀的這些書,雜卻不專,你若是信得過我,我給你一些書,你認真看,對你寫文章會大有精進。”
顧晚舟的文章在書院里確實是先生的笑話之作,可他卻總是不得要領,老秀才一說,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直到老秀才將他的文章,從第一個字開始,“我們一塊改寫,如何?”
改寫?
顧晚舟點點頭,與龐綏安從第一個字探討到最后一個字,將他做過的文章重新寫了一遍。
內容還是那個內容,只是……
“你現在讀一下,感覺如何?”龐綏安將文章推給顧晚舟。
顧晚舟重新讀了一遍,內容大部分都是沿用了他的文章,但是重新改變了下文風,這篇文章就,就……
雖然顧晚舟寫不出好文章,但是他讀過好文章啊。
書院里袁世聰的文章就經常被先生夸贊,說他的文章字字珠璣、句句經典、段段精辟、章章絕倫、篇篇錦繡。
有一次,顧晚舟偷偷地翻了一頁,確實是拍案叫絕,比他的好百倍千倍。
顧晚舟不說話,龐綏安也不急,他撫著胡須:“如何?”
“很好,很好。”顧晚舟手都在顫抖,激動得不行。
他知道自己的文章不好,先生經常批評他,好文章也看過不少,可他就是不會。
如今有了龐綏安的教導,就好比漆黑中突然出現了一絲光亮。
突然就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了。
“前輩一番教導,晚輩懂了。”
龐綏安眼瞅著快到正午了,再賴下來人家是留他吃還是不留他吃午飯呢?
像是故意來蹭飯似的。
“你把你這篇文章改一改,晚點我讓人給你送幾本書來,你認真看看,看完之后,我們再一同來探討。”龐綏安起身離開,顧晚舟跟在身后相送。
相隔就幾米的廚房傳來飯菜的香味,龐綏安不由自主地就咽了口口水。
真香啊,肚子餓了。
因為有老先生在跟顧晚舟探討文章,顧家所有的人都待在廚房里,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生怕發出噪音吵醒到了房間的兩位。
直到房門打開,二人出來,顧家人才從廚房出來。
“龐先生。”顧父從廚房出來,與龐綏安見了面。
龐綏安看了眼顧父,知道顧家這幾兄弟的樣貌隨誰了。
瞧瞧他們的爹,身材高大,年輕時候顯然也是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的,如今上了年歲,有些蒼老,也好像是病了,臉色慘白的沒有一絲血色。
顧家兄妹龐綏安都見過了,顧青蘿還主動邀請他留下吃中飯。
“龐先生,午飯已經準備好了,留下來吃了飯再走吧。”
其他幾人也都殷切地看著龐綏安。
龐綏安剛想說不用,就聽到顧四這個大嗓門在廚房里喊:“小妹,紅燒蹄膀是不是可以出鍋了?”
龐綏安胡子抖了抖。
什么?
紅燒蹄膀……
就是那個燉得軟爛,肉都能撕成一絲一絲的紅燒蹄膀?
龐綏安咽了咽口水,好久沒吃過了。
“可以了。板栗燒雞再放一勺鹽。”顧青蘿沖里頭喊道。
龐綏安:“……”
什么?
還有板栗燒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