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案例,看似簡單,但處理不當,很容易引發連鎖反應。”林綰綰接過話頭,走到操作臺前,“首先,安撫。我們不能直接否定客戶的感受,要表示理解。”
她操作著一個模擬應答系統,“張三先生,您好。非常抱歉給您帶來了困擾。根據我們的初步分析,這可能與您家附近的歷史建筑老化有關,或者是某種自然現象……”
她的聲音平穩,但顧小眠敏銳地察覺到,模擬系統反饋的“客戶情緒”并未像預期那樣降低,反而有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波動。同時,她注意到林綰綰操作手柄的某個按鍵被按了兩次,那是一個標記著“精神干擾源”的隱藏指令。
“其次,信息收集。”林綰綰切換了畫面,展示一個復雜的分析界面,“我們需要了解聲音的具體描述、發生時間、頻率、音量,以及客戶自身的感受……”
顧小眠認真地看著,手指在自己面前的平板電腦上做著筆記。她能感覺到,這個案例背后隱藏的信息量極大,那些官方說辭根本解釋不清。
演示結束后,輪到小組實操了。顧小眠和蘇瑤被分在一組。她們面前的分析終端上,也出現了類似的“張三”案例。
“我來試試。”蘇瑤深吸一口氣,坐直身體,對著終端的虛擬麥克風說道:“張三先生,您好。關于您反映的問題,我們非常重視……”
顧小眠在旁邊安靜地聽著,眼神專注地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突然,她的手指微微動了一下,似乎想說什么,又咽了回去。
“那個……”蘇瑤的聲音還在繼續,但顧小眠的視線卻落在了終端下方一個不起眼的、標記著“事件優先級”的滑動條上。那條滑動條,在她沒注意的時候,已經自動跳到了“高風險”區域!這絕非正常案例應有的優先級!
她不動聲色地用眼角余光觀察著蘇瑤的虛擬表現,又看了看林綰綰那邊。林綰綰正低頭記錄著什么,似乎沒注意到這邊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