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葉耀東第二天從海上回來后,就聽說那兩家人已經(jīng)開始辦喪事了。
他搖了搖頭,世事無常,誰也說不準(zhǔn)。
他特意留了兩條大鱸魚跟兩只大青蟹,還有螃蟹,蝦姑,劍蝦都留了一些帶回去,今天收獲還算不錯。
林秀清見了笑笑,“怎么留了這么多?”
“難得回去一趟,多拿一點,反正是自己網(wǎng)的。我去洗個澡,洗完澡咱們就去村口等過路車,趁著新鮮早點送。”
“嗯好,我月餅跟豬腳也都買好了。”
葉二嫂在一旁笑著說:“自己有船就是方便,想留什么就留什么,全部留下來,送回娘家都行。”
“這話說的,好像我們虧了你一樣?”葉母不高興的抬了下眼皮,斜睨了葉二嫂一眼。
葉二嫂頓時尬笑了一下,“沒,我也不是這個意思。”
葉大嫂笑著道:“前兩天我們送中秋時娘也留了兩條鱸魚,阿清可是自己留的。”
林秀清笑笑,“你們離娘家近,走幾步就到了,我離娘家遠,難得回一次,上一次回去還是3月份采茶時,所以多準(zhǔn)備了一些。”
葉母點點頭,“應(yīng)該的,回去時幫我跟親家問個好,讓他搬家時一定過來熱鬧一下。”
“好的。”
葉耀東洗澡時也聽到了她們說話聲,只想說,女人就是麻煩,還好分家了,不用再因為分配的問題聽閑話,到時候各家過各家的就好。
他快速的洗了個戰(zhàn)斗澡后,就提著裝海鮮的桶,拎著裝豬腳,月餅跟罐頭的籃子,還有臨走前葉母讓他們帶上的十斤米酒,而林秀清則抱一個牽一個,一家四口直接往村口路邊走。
要不是因為他們實在拿不過來,葉母原本打算讓他們帶個二十斤的。
林秀清的娘家在金嘉鎮(zhèn)安河鄉(xiāng),從他們村坐車過去也大概要半小時,下了車后還要再走半個小時。
要是都靠兩條腿走路的話,那就遠了。
林秀清原本是想著走回去的,她也一直都是走回去的,奈何葉耀東要坐車,只能聽他的。
又不是兩手空空,還能勉強走一下,帶著幾十斤的東西,還有兩個小孩子,走兩個三個小時山路,不得累死?小孩子都不好受,又不差那一兩毛的車費。
一家四口晃悠了半小時才到目的地下車,這還只是到了金嘉鎮(zhèn),去安河鄉(xiāng)的話,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客車開通,想要坐車的話,只能在路邊等過路的拖拉機了。
但是能不能坐上車就要碰運氣了,兩人也不能在那里干等著,萬一今天沒有拖拉機去他們鄉(xiāng)里,不是浪費時間白等嗎?
一下了車后,他們就拎著東西,抱著孩子直接靠兩條腿走。
兩個小崽子平常調(diào)皮,但是關(guān)鍵時刻也懂事,沒有叫苦叫累的鬧脾氣。
葉耀東怕走太長時間,大兒子吃不消,就走走停停,又時不時背他一會兒。
這時候出遠門真的是太難了,很多地方都只能靠兩條腿走。
艱難的走了半個小時,才到了他們村,路上遇到相熟的人紛紛朝林秀清打招呼。
林秀清也笑笑著回應(yīng)。
村里的消息流通的特別快,他們還沒有走到家,就已經(jīng)有認識的人通知林父林母了,兩人特意迎了出來,在路口碰上了。
林母喜笑顏開的將外孫抱過去,林秀清這才松了口氣,帶孩子出門太累了,往常都是她一個人靠兩條腿,當(dāng)天走個來回都沒覺得這么累。
“阿東也來了啊?快回家里坐著休息一下,走這么老遠的路,累壞了吧?你說你們來就來了,干嘛還帶這么多東西?”
葉耀東笑笑,“應(yīng)該的,挺久沒有來了。”
“你們家里忙,前段時間聽說又是出海又是蓋房子的,沒空就不用來了,也沒關(guān)系,又不是別人,都是自己家。”
“送中秋肯定得回來的。”
林父也笑得一臉喜意,幫他拿東西,“快進去坐著說,休息一下吧。”
左鄰右舍在門口看到了,都還探頭探腦的看了一下,他們帶了啥東西?有的都還跟著走到了他們家門口。
更不客氣的是,還有人竟然直接伸手掀開遮擋籃子、水桶的布,一探究竟。
鄉(xiāng)下地方就是這么不講究。
還真的是應(yīng)了那句話,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葉耀東這時候還真感覺到了尷尬!
還好他準(zhǔn)備的東西比較足,能見得了人,還能順便給他老丈人掙點面子。
林父林母聽到鄉(xiāng)親們的議論他們有福氣,女兒女婿這么孝順,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喜氣洋洋的。
一進屋后,林母立即就去生火,給他們煮點心,而林父跟兩個大舅子則陪葉耀東聊天。
問的都是一些出海的情況,收獲好不好?臺風(fēng)來了,對他們家有沒有什么影響?房子蓋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