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知曉有的事哪怕看破了,也完全沒有說破的必要。
和常磐所想的差不多,反正早晚都得在奉王手下討飯吃,自要早做打算一番。
卻見楊廉臉上笑容更盛,再次將圣旨遞上:“殿下忠孝,陛下聞之必喜,請殿下接旨。”
李徹恭敬地伸手接過圣旨。
“恭喜殿下!”
廳內眾人此刻都反應過來,齊聲恭賀,氣氛變得熱鬧起來。
待到寒暄過后,楊廉也很有眼力見地起身告退,給李徹君臣們留下單獨相處的空間。
“楊公。”李徹親自相送,笑容和煦,“一路辛苦,還請在大連多盤桓幾日,待本王安排好軍務,再設宴為楊公接風洗塵。”
楊廉笑著拱手:“殿下客氣了,老臣自當將殿下忠孝之心,如實稟報陛下。”
楊廉走后,殿內緊繃的氣氛瞬間冰消瓦解。
“老薛!哈哈哈!這下可真是自己人了!”
王三春第一個咧開大嘴,蒲扇般的大手拍在薛鎮肩膀上,力道之大讓薛鎮一個趔趄。
“以前征契丹那會兒,咱哥幾個就想把你拉過來,這下可好,陛下圣旨把你送來了!以后可得多親近!”
“就是就是!”曲近山也湊了上來,臉上帶著爽朗的笑容,“薛將軍哦不,薛都督!”
“以后這山海關就是咱奉國的南大門了,有你這尊門神在,弟兄們睡覺都踏實!”
張盛相作為文臣更含蓄一些,微笑著拱手:“恭喜薛都督名正順歸入殿下麾下,遼省與山海關唇齒相依,還望薛都督多多照拂。”
薛鎮被眾人簇擁著,心中也是暖流涌動。
多年的山海關守將生涯,夾在朝廷與奉國之間如履薄冰,如今終于塵埃落定。
他臉上泛起紅光,抱拳一一回禮:“諸位抬愛,薛某既入奉國,便是殿下帳下一卒,日后定當與諸位同袍同心協力!!”
另一側,鄭國公常磐則和文載尹相談甚歡。
他身份特殊,既是朝廷重臣,又是奉王岳父。
雖然和奉國文武身份,但融入奉國之中并不難,無論文臣武將都會給李徹這個面子。
廳內一片其樂融融,恭賀聲、寒暄聲不絕于耳。
唯有主位上的李徹,顯得格格不入。
李徹坐在上方的椅子上,手中緊緊攥著那卷圣旨,一遍又一遍地掃視著圣旨上的文字,仿佛要從字縫里看出些什么。
廳內的喧鬧似乎與他無關,他獨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緒里,周身散發著一種無形的低氣壓。
一直在后堂旁聽的李霖悄悄走了出來,踱步到李徹身邊,低聲問道:“老六,怎么心事重重的?”
“這圣旨上寫的不都是好事嗎,父皇給你派兵增將,帶兵的將領也都是自己人。”
李徹被李霖的聲音從沉思中驚醒。
他抬起頭,眼中沒有一絲喜色:“就是因為太好了,才不對勁。”
“嗯?”李霖一愣,有些不解,“哪里不對勁了?”
“奉國現在地盤這么大,從草原到山海關,還要看著倭國等海外之地,兵力吃緊是實情啊。”
“父皇給你增兵,不是雪中送炭嗎?”
李徹緩緩搖頭:“奉國是缺兵,但遠沒到需要朝廷支援的地步。”
“我們自己招募訓練,難道湊不出五萬人?父皇他老人家,會不知道這個道理?”
李霖被問住了,眉頭也皺了起來:“那你的意思是?”
李徹目光灼灼地盯著李霖,也像是在對自己說:
“父皇他,絕不會做無意義的事。”
“我之前想著父皇可能給錢,給糧,哪怕是多給幾個爵位都是正常的。”
“但唯獨送兵,而且是五萬北地精銳,還由岳父統領這太反常了!”
原本喧鬧的大廳瞬間安靜下來。
王三春、張盛相、文載尹等人臉上的笑容都僵住了,薛鎮和常磐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李徹站起身,目光掃過廳中諸多心腹重臣:
“朝廷的兵,不是那么好拿的。”
“父皇此舉,絕非僅僅是體恤我兵力不足那么簡單,這背后必有深意。”
“或許,是關內出了我們不知道的變故”
如今的李徹早已不是政治白癡,對于朝局有了一定的思考解析能力。
慶帝是個老謀深算的皇帝,他每一個舉動都值得反復斟酌,更別提送兵這等極其反常的事情了。
朝廷的兵怕是也不夠用,一送就是五萬,還都是精銳
李徹覺得自己已經快要看透真相,但總是差那么一點抓住關鍵。
一個人的腦子再好使,也不可能思慮到全局,必然有所差漏。
李徹準備回奉天召集群臣集思廣益,內閣那么多聰明的大腦,不用白不用。
想到這里,李徹不由得站起身:“秋白。”
“嗯?”秋白連忙拱手,“屬下在。”
“事不宜遲,立刻備馬,本王要連夜啟程返回奉天。”
“啊?這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