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剪梅》外網爆火時,國內,另一部熱門電視劇――《天龍八部》也上映了。
這部葉知秋繼而“射雕三部曲”后的武俠劇,還是受到了不少關注的。
畢竟,在當下“武俠劇”這個題材,實在是有些“特立獨行”的味道。
現在的市面上,仙俠劇、古裝劇、宮斗劇、都市霸總劇都有,但武俠劇卻是少之又少。
一方面觀眾審美變化,尤其隨著特效發展,對視覺效果的要求提升,戰力屬于“低武”層次的武俠劇似乎多少顯得有些不符合時代潮流。
另一方面,主要還是劇本問題,“武俠”這個題材,是需要有精神內核在的,現在很多劇劇情拖沓、邏輯混亂,能把故事講流暢就不錯了...
不過,葉知秋是個例外――別人不做的武俠,我來做!
葉知秋覺得,與其說武俠劇落后時代,不如說是觀眾經過了多年的熏陶后,對武俠劇的要求更高了。
華夏人的骨子里是有“武俠”情懷的,這個題材永遠不會過時,只不過如果你服化道做得一塌糊涂,還拿20年粗糙的特效技術來拍,觀眾當然不買賬,經典題材也必須與時俱進嘛。
在前世,《天龍八部》經歷了多次翻拍,其中觀眾印象最深、被稱為經典的是97版與2003年版,而葉知秋參考的便是03版。
當然,是全面改良后的,對于這部劇的制作,華海娛樂投入了非常大資源,稱得上“精益求精”。
有前幾部的成績打樣,各大電視臺為這部劇可謂是爭破了頭,當初華海衛視憑“射雕三部曲”穩坐黃金檔收視率頭把交椅,把其他衛視臺羨慕得眼睛都紅了,這次當然不肯輕易放手。
經過一番激烈競爭,最終確定由3家電視臺――華海、蘇省以及浙省衛視共同首播。
從7月16日開始,每晚1930黃金時間段連播2集,《天龍八部》共40集,共20天播放完畢。
首播開始前,這部劇在網上有了不少劇迷討論。
“終于等到了,葉知秋的武俠!”
“趕緊上映吧,我爸知道這部劇后,就天天念叨。”
“我爸媽也是,現在那些很華麗的仙俠、古裝劇看不下去,說彎彎繞繞的看不懂,就喜歡《射雕英雄傳》和《倚天屠龍記》,反復看了兩三遍,看得可起勁了。”
“其實我覺得反而不要抱太大希望,感覺‘射雕三部曲’已經差不多把武俠拍到極致了,這部戲很難超越,能保持水平都不錯了。”
“可惜啊,葉知秋和虞采薇沒有出演,還好有龍語晴。”
“小龍女!我的女神!”
“尹志平:???”
“艸,樓上的你別走,咱倆好好嘮嘮。”
7月16日,在無數劇迷的期待下,《天龍八部》正式開播。
播出首日,平均收視率1.58%,在同期上映劇中排名第三。
這個成績說不上非常出色,但也不錯了。
眾所周知,葉知秋的武俠劇是有些“慢熱”的,因為是群像,出場角色眾多、人物關系復雜,前面需要經過一定時間與劇情的鋪墊,后面隨著故事發展,會越來越精彩。
后面幾天,劇情繼續推進。
劇情中,段譽墜崖,大難不死,得到兩門絕世武功秘籍:《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
他習得《凌波微步》,但不愿學習吸人內力的《北冥神功》,逃出山洞后初遇古靈精怪的少女鐘靈。
后在萬劫谷中,段譽又不顧自身安危,救下被仇家追殺的木婉清,兩人開啟了逃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