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交州學院的第一次畢業典禮,包括闞元勛在內的所有人都一致認定,一定要隆重!
開頭不能差!
既然要辦,就要辦好。
豈可馬虎了事?
于是,李昭提出來的很多東西都被老東西們推翻了。
李昭當場就怒了,要不是李斌和李崇按著,他就要被老先生們齊齊揍了。
是的,李昭現在很沒有話語權,老東西們在儀式感上,比李昭要強。
李昭其實就想隨便搞搞,但他們都不答應。
都覺得這是交州學院最重大的日子,往后每一屆也都是要傳承下去的。
如果第一屆就如此拉胯,那么往后自然就沒有了期待感,也不夠重視。
這對交州學院往后是有巨大影響的。
李昭也拗不過他們,只好加入。
其實,李昭就是不想那么隆重,也不想那么的板正,因為這和交州學院的當初理念是有些背道而馳的。
但各位先生都一致認為,這樣的場合少一點玩笑,似乎更好一些。
他們有意將交州學院打造成最強的學府,而且前面三屆學員只需要五年即可畢業,但是從第四屆開始就要六年畢業了。
這也是李昭和諸位先生們商議后的結果,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現在的影響,往后,不管是交州學院附屬學院還是交州學院,學生們入學的年齡段都會逐步低齡化。
前面幾屆的孩子普遍年紀都比較大,底蘊也比較深厚。
但后續幾屆,明顯低齡化的孩子居多。
而且,也要考慮到交州本地人的現狀,他們的孩子多半都是沒有基礎的。
雖然從今年開始,交州學院會開啟蒙學學院,也就是增設新的學院,現在已經初步完工了。
下半年的時候,交州本地的或者是錄取的外地學員,只要是年紀滿了五歲的,就可以送過來進行蒙學。
蒙學三年后,便可直接進入交州學院開始讀書,讀書的期限乃是六年。
其實,這個讀書的時間跨度和交州學院附屬學院是一樣的。
有蒙學基礎的孩子們,則是不需要進入交州學院蒙學,會直接進入六年制的課程。
正常來說,他們畢業的年紀正好是十四五歲,這個年紀在這個時代,屬于已經成年了。
他們已經完全有了自我判斷和行事的能力,是可以出去歷練和獨當一面了。
這個年紀的學員,不管是回家開始接受家族的安排,還是聽從交州學院之后的就業分配,其實都是正好合適的。
年輕人有干勁,對于當地任何的發展其實都是有利的。
當這群年輕人在當地磨礪個兩三年后,不管是在學院內教書還是選擇從政,年紀正好合適,也不會太浮躁,而且又有了社會經驗,加上大家都會成家立業,責任感也會愈發重。
朝堂是需要新鮮血液的,等到他們做出政績,混入朝堂,至少都是二十多歲接近三十歲了。
這個時候,他們在古代,真的不算年輕人了!
學識有了,能力有了,家庭有了,見識有了,就連資歷都有了,朝堂的大佬用起來,肯定也方便。
武國的運轉是需要新一批的人才的。
這些孩子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未來的國之棟梁。
當然,這都是李昭和諸位院長、副院長們商議出來的,至于往后怎么調整,肯定是要一次次的試驗和改革的。
不可能初步定下來后,就一定會按照這個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