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是劉三癩,李發順勢兩只手用力向后一推,劉三癩一條腿著地,頓時失去平衡,幸虧旁邊的兩個人手疾扶住劉三癩,否則還要出洋相。
劉三癩不怕,這里不是前進村,有老舅給自己撐腰,他誰都不怕,而且自己這邊是三個人,他李發一個人再能打,如果真動起手來也得吃虧。
李發并不想動手,只是看不過去劉三癩這么欺負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
有話可以好好說,如果這一筐雞蛋真的給弄碎了,老人肯定特別傷心,辛辛苦苦攢了這么多天,不能因為五塊錢把人心給收沒了。
“李發,別多管閑事,這種事你管不了?!?
劉三癩站穩,拍了拍身上的衣服,然后晃了晃手里的棍子,這身行頭,代表的就是身份,李發看了一眼,心里納悶,十幾天沒見,劉三癩居然跑到鎮里來了,還當上了管事的。
“劉三癩,老人賺點錢多不容易,你也是爹娘養大的?!?
李發說完,劉三癩樂了,“我是爹媽養大的,但是和她有啥關系?這是規定,在這賣東西就要交錢,這是維持市場秩序,不懂就別在這瞎嚷嚷?!?
“小伙子,走吧,我不在這賣了就是了?!?
老人說完從地上站起來,開始收拾地上的東西,劉三癩吐了一口唾沫,嘴里開始不干凈,李發真想上去揍他一頓,這種人就缺教訓。
不能隨便動手,這一次和在大山里不同,上一次是劉三癩想要占栓柱媳婦便宜,他自己理虧,現在是代表政府收市場管理費用,如果自己動手,劉三癩往地上一躺,弄不好自己真要被抓進去。
李發心里清楚,劉三癩這種事肯定干得出來,到時候有理說不清,只會讓爹娘和大哥跟著著急。
“大娘,你別動,市場費我給你出,你就安心在這賣?!?
李發這口氣壓下,從兜里掏出十塊錢,市場的規矩很簡單,只要交了錢,就可以在這賣。
老人抓住李發的胳膊,“孩子,不用,不用,一天其實也賣不出去幾個,大娘不賣了?!?
老人筐里的雞蛋確實沒見少,市場里賣雞蛋的人不少,現在的雞蛋價格低,主要是前幾年養雞賺錢,所以,不少村子開始建養雞場,現在一下子雞蛋價格下來,農村散養的笨雞蛋,也跟著不好賣。
“有錢就牛了,有能耐你都買下來?!?
劉三癩在那看著,一臉的不屑,他故意這么說,前幾次被李發整夠嗆,好不容易抓住一個能修理他的機會。
這個時候三嬸那些人從里面出來,劉英跑過去,剛才看到發子哥過去和人理論,特別擔心和人打起來,三嬸的男人不敢過去,只是低著頭在那抽煙。
劉英覺得這種男人太窩囊,不怪村里的人都說,三嬸才是家里的男人,劉英看到三嬸和那些女人出來,連忙跑過去。
“走,過去看看。”三嬸一聽連忙朝著市場里面走。
“劉三癩,你敢欺負李發,信不信把你撓成滿臉花?!?
人還沒到,已經扯開嗓門喊上了,劉三癩抬頭一看,見是村里的那些女人,這些女人都不好惹,好男不和女斗,何況是這些村里的潑婦。
“三嬸,誰欺負李發了,收市場費,你也是公務人員,應該懂得,這些規定,沒辦法?!?
三嬸走過來,看了看劉三癩,“三,你啥時候穿上這身狗皮了,就算穿上了,咱還是人得辦人事,不能出去瞎咬人。”
“嬸,你咋還指桑罵槐的,我這也是聽上頭的?!?
李發把十塊錢收回來,為啥要給這些人,說是這么說,這錢很有可能讓這三個家伙分了,因為沒有具體的統計,所以,這就是一筆爛賬。
“三嬸,要不咱把這雞蛋買了?!?
三嬸皺了一下眉頭,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有幾只雞,所以,雞蛋不缺,不過看了看,坐在地上的老人,滿頭白發確實可憐,如果生活有著落,誰愿意來這種地方。
“大娘,你是哪個村子的?”
“后屯的。”
三嬸點了點頭,那個地方她去過,也是窮,情況和前進村差不多,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就剩下老人在家帶孩子,如果能及時把錢寄回來還好,如果不能,基本的生活支出都難。
沒辦法,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前進村,村子大,人多地少,一直都是大難題。
“發子,咱自己家都有,買這干啥?”
孫全媳婦拉了一下李發,李發不是突發奇想-->>,就算自己幫老人交了五元的市場費,只能幫她這一次,她最想要的是把自己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雞蛋給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