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的“味道羅盤”篩選出了三十七萬億種名為“牛肉”的生物,其中九千億種是紅燒的,但沒有一種符合“大道真味”的描述。
葉傾仙找到了超過一萬萬億種“面條狀”的食物,從最低等的碳基生物的腸子,到以恒星引力拉成的光纖面,但它們都太過“凡俗”或“復雜”,與公子描述的“返璞歸真”相去甚遠。
姬如雪的進展最讓人沮喪。她找到了無數追求“效率”的造物,比如可以直接將靈氣轉化為肉身的“靈氣轉換丹”,或者一滴就能維持一個星系運轉萬年的“能量液”,但這些東西,都和“吃”這個概念,沒什么關系。
四人的臉色,都有些凝重。
難道……是他們理解錯了?
“不對!”福伯突然開口,眼中精光一閃,“我們都陷入了誤區!”
三人齊齊看向他。
“我們把公子說的‘方便面’,當成了一個‘已存在’的東西去尋找。但公子是誰?他是始祖!他的話,是‘因’,而不是‘果’!他說‘要有’,我們要做的是去‘創造’,而不是去‘尋找’!”
福伯的腦回路,再次攀上了新的高峰。
“我們不應該分開檢索,而應該將所有線索,合而為一!”他沉聲道,“公子的要求,其實已經給出了配方!‘方便’是核心理念,‘面’是形態,‘味道’是其外顯的‘法相’!‘開水一泡’,則是啟動它的‘鑰匙’!”
“將所有篩選結果中,同時具備‘高效轉化’、‘條狀形態’、‘可食用’、‘需液體激活’這四個特征的記錄,全部疊加在一起!看看最終會指向什么!”
這番話,如同醍醐灌頂。
三人立刻照做。
庖丁的味道羅盤、葉傾仙的劍意解析、姬如雪的天命圖譜,三股龐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在福伯的意志引導下,轟然匯聚。
億萬萬的無關信息被瞬間蒸發,無數條看似不相干的因果線,開始交織、纏繞、指向同一個坐標。
最終,所有的光芒,都匯聚到了紀元書庫最偏僻,最黯淡的一個角落。
那里,只有一顆塵埃般大小,幾乎快要熄滅的光點。
福伯伸手一招,那顆光點飛入他的掌心。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在四人面前緩緩展開。
那是一個名為“泰拉機械神庭”的文明。這個文明,將邏輯與效率發展到了極致。他們舍棄了血肉、情感、乃至個體意志,將整個文明化作了一臺精密的超級計算機。他們認為,生命的一切活動,本質都是能量的攝取與消耗,而“進食”這個行為,充滿了不確定性和低效率。
于是,在他們文明的末期,他們傾盡整個文明之力,創造出了一種“終極食物”。
一份殘缺的,充滿了冰冷技術術語的藍圖,出現在四人眼前。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