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五年立秋,天際剛泛起魚肚白,紫禁城的端門已緩緩開啟。
朱高熾身著玄色鑲金邊戎裝,外披猩紅大氅,腰間的螭紋玉帶在晨光中泛著溫潤的光澤。他輕輕翻身上馬,望著東方漸亮的天空,眸中既有期待又有隱憂——今日對洪熙新軍的檢閱,不僅關乎這支耗費三年心血組建的精銳之師,更承載著大明北定邊疆、重振國威的希望。
浩浩蕩蕩的皇家儀仗沿著京郊官道徐徐前行,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保定侯孟瑛等一眾武將勛貴騎馬隨行。
官道兩側(cè),是整齊列隊的錦衣衛(wèi),他們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手中繡春刀握得緊緊的,隨時準備應對任何突發(fā)狀況。
初秋的風裹挾著盛夏殘留的暑氣,吹得路邊的草木沙沙作響。空氣中彌漫著塵土的氣息,卻掩蓋不住眾人心中的緊張與期待。行至半途,前方突然揚起一陣煙塵,斥候策馬疾馳而來,在距皇帝十步開外猛地勒住韁繩,下馬單膝跪地稟報:“啟稟陛下,洪熙新軍大營在前方五里處!”
朱高熾微微頷首,抬手示意隊伍加速。隨著大營的輪廓逐漸清晰,一面碩大的“洪熙軍”旗幟率先映入眼簾。那旗桿足有兩丈高,猩紅的底色上,“洪熙軍”三個鎏金大字在風中招展,每一筆都蒼勁有力,蘊含千鈞之力。營門口,全副武裝的士卒們早已列隊等候,他們身姿挺拔如青松,甲胄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恭迎陛下!”隨著一聲嘹亮的呼喝,士卒們齊刷刷單膝跪地,聲音響徹云霄,驚飛了樹梢棲息的鳥雀。朱高熾騎在馬上,目光如炬,緩緩掃視著眼前的士卒,看到他們堅毅的眼神和緊繃的肌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他輕輕揮了揮手,示意眾人起身,隨后策馬踏入大營。
中軍帳前,新軍主將王慶、副將朱炳和朱慧早已在此恭候多時。三人穿著特制的銀白鎧甲,胸前的護心鏡上分別雕刻著猛虎、蒼鷹和野狼,象征著他們各自的勇猛與智謀。見到皇帝到來,三人立刻跪地行禮,聲音洪亮而堅定:“臣等恭迎陛下圣駕!”
朱高熾翻身下馬,親手將王慶扶起,目光中滿是期許:“王將軍,朕對今日的檢閱可是滿懷期待,可莫要讓朕失望。”王慶挺直腰桿,朗聲道:“陛下放心,新軍將士定當全力以赴,展現(xiàn)出最強的實力!”
檢閱的算術》被鄭重列入科考書目,當鍛造淬火、火器研制成為殿試策問,蟄伏于市井坊巷、隱匿在工坊窯廠的能工巧匠們,終于如同被點燃的星火,在大明的天空中迸發(fā)出耀眼的光芒。這場變革不僅改寫了無數(shù)匠人的命運,更讓火器與兵器技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