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
城內城外十分平靜,完全沒有開戰的緊張感。
甚至于周瑜方面,連攻城所需的器械都未打造。
數日以來。
兩軍就是在陣前斗將,還是以切磋為主。
除了首日被砍死的楊齡,雙方再沒出現任何傷亡。
太守府。
“黃忠!”
主位上,韓玄質問道:
“你有百步穿楊之能,為何連日以來,不用弓箭對敵?”
“府君是想得罪死舒侯嗎?”黃忠反問道:“讓老夫殺敵容易,但府君真的想與對方不死不休嗎?”
“如今這樣不好嗎?”黃忠繼續道:“對方連攻城器械都不曾打造,府君又何必咄咄逼人。”
“你”韓玄聞一窒,卻也無法從道理上反駁。
實則是看黃忠日日友好切磋,韓玄擔心他臨戰變節。
倘若能殺死一名敵將,就不用擔心黃忠突然叛變。
“敵方能殺我方大將楊齡,我方就不能殺敵方大將?”韓玄下死命令道:“黃忠聽令,命你明日出戰,為楊齡將軍報仇,此事就此作罷!”
“府君一意孤行,難道就不怕為長沙招來災難嗎?”魏延仗義執。
“這里沒你說話的地方!”韓玄氣急敗壞,“明天你也要殺敵!”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韓玄提醒道:“養你們這么久,不是讓你們吃干飯的,散帳!”
眾人各自離開,魏延找上黃忠。
“老將軍,明日如何行事?”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黃忠理所當然道:“明日陣前,跟對方挑明情況,再各憑本事廝殺便是。”
既然韓玄要硬逼著殺人,黃忠也只能聽令行事。
最多動手之前,出于道義,先跟周瑜方面說明情況。
“文長難不成有其他想法?”黃忠瞥眼反問。
“不敢。”魏延拱手欠身,“末將告退。”
夜幕降臨。
魏延回到家中,脫去身上鎧甲,坐在堂上陷入沉思。
“將軍還沒下定決心嗎?”
堂后施施然走出一人,來到魏延對面坐下。
“非我信不過先生,也非我信不過周公。”魏延直勾勾盯著身前之人,“我是信不過自己”
“我不過一介無名之輩,憑什么得周公如此看重,特派子翼先生前來游說?”
坐在魏延身前之人,正是蔣干無疑!
周瑜入主荊州后,對麾下文武全都做出安排,唯獨漏掉了蔣干。
蔣干之于赤壁之戰,絕對能稱得上“功不可沒”!
別管主動立功,還是被動立功,蔣干的作用無可替代。
作為同窗發小,周瑜深知蔣干才能,一身本事全在三寸舌頭上。
盡管文不能負責后勤、治理地方,武不能出謀劃策、上陣殺敵。
可單說辯論、游說的能耐,絕對是獨步江淮,值得信賴。
雖說先前蔣干被周瑜、龐統君臣二人聯手,耍的團團亂轉
那也是因為周瑜先知先覺,龐統奇謀妙算,不能說明蔣干無能。
南征之前,周瑜知道長沙是塊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