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借道入蜀,周瑜不想令其得逞。
奈何諸葛亮發(fā)動荊州上層輿論,從各方面來施壓。
周瑜初入荊州,不想留下獨斷專行的“跋扈”印象,又想俘虜劉備萬余舊部,還想收復江夏郡。
在劉巴的建議下,最終實行將計就計的策略。
劉備想借道荊州?
直接答應便是!
一來,正好讓龐統(tǒng)施計擼走萬余大軍。
二來,方便把江夏郡收回荊州。
等劉備過去之后,再派遣人手前去追殺。
同時,由劉巴入蜀說服劉璋,改變心意拒絕劉備入蜀。
如此,為劉備設下一個必死之局!
為了達成此事,周瑜更是派出蔣干隨行。
確保能夠讓劉璋回心轉意,避免劉備竊取益州。
益州在劉璋手中,總好過在劉備手中。
事成之后,也不用擔心什么輿論。
畢竟是劉備理虧在先,說好的江夏郡做過路費,卻意圖耍詐丟給江東。
縱使荊州世家大族、文人士子知曉,也只能罵劉備活該,挑不出周瑜半點毛病。
“妙啊!”龐統(tǒng)拍手叫好,“劉巴不愧大才之名,好計策!”
“照這么說”步騭撫須道:“大耳賊豈不是死定了?”
“且看魏延能否帶來好消息了。”
周瑜話音剛落,就有傳令兵快步進來。
“報~~~”
“啟稟君侯,魏延將軍率軍追擊,俘獲劉備等人家眷。”
“劉備棄船上岸,魏延將軍率軍繼續(xù)追擊!”
“大耳賊這廝是真能跑!”周瑜忍不住吐槽,“論逃命的本事,恐怕天下無出其右者。”
“哈哈哈~”詼諧的語,引得眾人一陣大笑。
“暫且關押起來吧。”周瑜隨意吩咐道。
“喏。”傳令兵答應一聲,又道:“不過其中一女稱,君侯是她姨丈”
周瑜聞一愣,龐統(tǒng)當即反應過來。
“主公,應該是孔明之妻、黃公之女,勞煩善待。”
“好。”周瑜點頭答應,想了下招來侍女,叮囑道:“去通知蔡氏還有甘氏,讓她倆看著處置這些家眷。”
“喏。”
黃月英是蔡夫人的親侄女,讓后者去接收即可。
至于劉備方面剩余家眷,由甘氏來安排再合適不過,畢竟她都認識。
小插曲過后,周瑜繼續(xù)正題,道:
“這江夏太守的人選,你們都沒什么舉薦?”
要么任用德高望重的大賢,如司馬徽、黃承彥、龐德公劉巴也一樣。
這些人的名聲就是最好的資歷,上位誰也說不出什么。
別說當一個小小太守,這種“大腕名士”在太平時節(jié),甚至會被朝廷直接征辟為三公。
要么任用有功勞的年輕人,但這個目前真沒了,顧邵與陸遜各有任務。
“士元,龐公可愿出仕?”
“主公說笑了。”龐統(tǒng)搖頭道:“從父無心仕途,何況我都擔任別駕了,怎能讓他老人家屈居太守呢?”
周瑜一想也是
“別說我從父,恐怕司馬公也撐不了太久。”龐統(tǒng)突然說道。
“怎么回事兒?”周瑜聞一驚,“司馬公病了?正好我在全境廣招名醫(yī)”
“非也。”龐統(tǒng)搖頭道:“無病無恙,壽數(shù)無多。”
周瑜聞默然,這就真沒辦法了
歷史上,司馬徽死于建安十三年。
眼下已經(jīng)是建安十四年開春,算來已經(jīng)多活一個年關了。
“江夏郡就沒人,襄陽郡再空出來”周瑜愈發(fā)愁困。
“主公。”龐統(tǒng)提醒道:“莫不是忘了荊南還有三個太守?”
“此三人歸順有功,重賞不合適,但平調(diào)大郡太守也是一種獎勵。”
荊南諸郡都很貧瘠,調(diào)來北邊的富庶大郡,同樣是一種隱性升遷。
“他們或許能力并不出眾,但畢竟為官多年,有擔任太守的經(jīng)驗,肯定不會出什么大岔子。”龐統(tǒng)繼續(xù)道:“平調(diào)他們過來,至少讓他們知曉沒有白白歸順。”
“否則長久不聞不問,難免心生怨懟,對主公有所不滿。”
“士元之有理。”周瑜微微頷首,“零陵、武陵、桂陽,再算上交州的蒼梧,這下反倒有四個太守可選”
“挑兩個順眼的回來,剩下的兩個也有盼頭。”龐統(tǒng)微笑道:“再丟過去兩個年輕人,窮山惡水歷練一下。”
“好像也只能如此了。”周瑜當機立斷,“蒼梧太守有領兵經(jīng)驗,調(diào)任江夏擔任太守。”
“桂陽太守趙范調(diào)來襄陽擔任郡丞。”
吳巨在蒼梧有一小支軍隊,安排到江夏給甘寧做副手。
趙范周瑜念著他獻嫂的情分,便想著把他調(diào)來。
不過司馬徽畢竟沒死,可以讓趙范先擔任郡丞,日后再接替太守不遲。
“馬良、蔣琬。”
“屬下在。”
“-->>你二人各自赴任桂陽、蒼梧二郡。”周瑜提拔兩個年輕人。